6月17日,因粗暴式家訪視頻引發爭議的“教育專家”趙菊英賬號“家訪中國”被封。此外,趙菊英多個賬號如“趙菊英家庭教育”“趙菊英家訪中國”多為私密狀態,主頁顯示並未發布作品。此前,趙菊英讓男孩親手砸碎自己心愛的高達模型,在男孩的房間裏安裝監控,讓女孩將自己的玩具漫畫書都扔進垃圾箱等行為,被網友吐槽為“霸凌式教育”。(6月19日華商報)
“教育專家”趙菊英短視頻賬號被封,其短視頻直播的財路涼涼。這是咎由自取,也是理所應當。教育的本質是點燃、鼓舞和喚醒,最終目標是讓孩子成長為能夠獨立思考、情感豐富、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教育專家”趙菊英傳播的“霸凌式教育”,不僅違背教育科學規律,侵害孩子人格尊嚴,侵犯孩子個人隱私,危害孩子身心健康,更是在誤人子弟。
需要看到的是,在流量時代的今天,為了博取流量,販賣教育焦慮,傳播包括“霸凌式教育”在內的病態教育觀的所謂“教育專家”,恐怕不是只有趙菊英一位。而且,“霸凌式教育”等病態教育觀具有廣闊市場,不少家長深信不疑,甚至奉若家庭教育圭臬,踐行這種病態教育觀,危害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歸根結底是很多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觀念,不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在迷茫之時只得迷信這些所謂的“教育專家”。
可見,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更為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專家”趙菊英涼了,還需讓背後的病態教育觀徹底涼涼。因此,不能止於“教育專家”趙菊英賬號被封號,更重要的是徹底擠壓、剷除“霸凌式教育”這類病態教育觀的市場空間,讓廣大學生家長不再相信、迷信病態教育觀。這既需要堵,也需要疏,二者缺一不可。
從堵的角度説,讓趙菊英之流失去傳播病態教育觀的&&和載體。一方面,短視頻直播&&應站在社會責任的高度,提高教育自媒體特別是教育專家的准入門檻,不能是有教師資格證或者當過中小學老師,就能自封“教育專家”身份傳播病態教育觀念。另一方面,短視頻直播&&加強對教育自媒體內容的審核,既要優化算法推薦模型,也要強化人工審核機制,要引進專業人士審核機制,播放量達到一定量的熱門教育短視頻應交由真正的教育專家審核,審查傳播的教育觀念是否科學、正確。
從疏的層面講,向大眾普及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特別是家庭教育觀念,引導廣大家長實施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這是最關鍵的。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建立家庭教育專家庫,並利用家長學校&&和學校召開家長會的契機,組織家庭教育專家舉辦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講座,通過面對面的線下教育,普及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家庭教育專家,製作普及科學、正確家庭教育觀念的短視頻,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大中小學校的官方短視頻賬號以及網紅大V、大眾媒體,多渠道向短視頻用戶推送。(張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