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他剛剛從地裏挖姜回來,吃力地卸下背上的大筐,雙手上的泥巴還未來得及清洗……近日來,“挖姜男孩”姚勝旺的勵志故事在網絡上持續引發關注,祝福他考上心儀院校的同時,許多人不禁感嘆“讀書改變命運”的例子就在身邊。
4年前的暑假,收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崔慶濤,還在工地上費力地攪拌泥漿。幾週前,木乃約熱抱着一捆捆豬草歸來,正遇上手捧鮮花和通知書的郵遞員。最近網絡上有個説法叫“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多被用於形容平凡的個人抓住了時代浪潮中的機遇。而對於這些出身貧苦,早早經歷生活磨礪的少年們,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或許正是命運的齒輪轉動之時。
崔慶濤的願望很簡單,“通過學習,讓家裏過得好一些”。姚勝旺的願望則是樸素中透着詩意,“因為從沒見過大海,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對於這些學業之餘仍要辛勤勞動補貼家用的學生而言,推動的不只是個人的命運,同時也肩負着一個家庭的共同期待,甚至關乎一個地區對於高等教育的認識和人才培養的預期,成為激勵後輩的優秀榜樣。木乃約熱正期待帶着父母到北京去看看,此時的他未必意識得到自己的優異成績有望堅定當地持續設立相關經費獎項、繼續深耕教育的決心,並吸引更多外來社會力量進行“組團式幫扶”。
近年來,“收到通知書時正在幹活”類似的報道頻現熱搜,其中有媒體鏡頭的些許偏愛,也折射出輿論和網友對“寒門出貴子”“讀書改變命運”的美好期待。尊重他們長久以來保持的生活和勞動方式的同時,許多愛心人士希望更進一步。這些山村里長大的孩子與同齡人一樣充滿朝氣和活力,付出相同乃至更多的努力,不應因為家庭條件和地域閉塞而埋沒才能。我們期待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實現夢想,更希望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他們的前行道路掃清些障礙。
“願你跨越山海,不負少年之志。”8月7日,大連理工大學官方微信發文《把小姚交給大工,請放心!》回應社會各界關切,表明將全過程給予姚勝旺幫扶政策,為其匹配適合的勤工助學崗位。“挖姜男孩”姚勝旺並非個例,近年來,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助學與勵志獎學金,貧困生綠色通道,各類校設獎學金和社會資助在內,我國逐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貧困生助學體系,確保他們走出山村步入校園後,能夠不必為學費和生計發愁,集中精力投身於學業和社會實踐之中。
期待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小姚”們,讓每個拼搏努力的身影不必久困於泥濘的角落,而是同在一片藍天下追逐夢想。 (默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