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古典的房子裏體驗最新潮的文化消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18 09:45:43
來源:光明日報

在最古典的房子裏體驗最新潮的文化消費

字體:

  總長約1500米,街區面積約0.4平方公里,140余家店舖與居民區交錯雜居……在上海,有一個叫作武康路—安福路的歷史風貌街區,近年來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

  歷經百年沉澱的歷史文化風貌,是不可複製再生的獨特空間,這與本土新消費品牌形成了奇妙的共振效應,年輕人紛紛在最古典的房子裏體驗着最新潮的文化消費。上海武康路—安福路歷史風貌區所引發的文旅消費熱潮是一個生動具體的典型案例——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傳統與現代和諧共存,為我們剖析人文經濟的時代內涵提供了鮮活的上海實踐。

  從人文經濟的構建來看,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是其兩種殊途同歸的發展路徑,其顯著特徵一定是兩者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而不是單向突進、彼此割裂。考察從傳統中國到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就是因為不同時期人文經濟的高度發達推動和積澱而形成的。

  武康路—安福路歷史風貌區的“網紅”打卡效應沒有止於曇花一現,而是在不斷煥新升級中保持了旺盛的生長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韌性,究其內在動力,關鍵是在深入堅持“第二個結合”的前提下,實現了新時代海派文化的傳承創新及其在經濟社會層面的現代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生活世界和普遍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文化主體性得以確立和鞏固的根與魂,從大歷史的角度,更是經濟永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武康路—安福路是海派文化形態非常集中的區域,在現代與傳統的時空穿越之中,面對從歷史中走來的“人物”、建築、街道,這本身就是一個文化主體性確立的絕佳場景。置身於上海國際大都市的中心城區,無論是在地居民還是外地游客,都有一種強烈的文化認同,通過對海派文化的沉浸式體驗,經由豐富的文化消費活動,獲得了精神層面的文化身份建構。相比生活型旅游消費,場景化文化體驗顯然是一個極大的提升。

  0.4平方公里的歷史街區,卻有2萬人次日均流量和上億元的年度稅收,這對於文旅消費來説,無疑是一個“爆點”。武康路—安福路的文旅消費從優秀文化資源的開發中匯聚了充分的養料,轉化為創新的動能,推動了眾多文旅IP的培育和國潮品牌的孵化。在這裡,我們看到的不是經濟發展對人文資源的損傷,而是人文資源在新形勢新語境之下的傳承和豐富。近年來,基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開發所形成的數個爆款文化産品,不僅大大提升了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對於區域優秀文化的傳播,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人文經濟本質是在文化和經濟的融合發展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武康路—安福路在街區更新過程中,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大理念,以高品質的文旅服務和文旅産品不斷滿足市民和游客多層次多樣性的文化消費新需求,打造了都市型文旅消費的新模式。在尋常而又陌生的街道中,年輕人與傳統文化頻頻相遇,重新感受到海派文化的魅力與活力,提升文化自信、厚積文化底蘊,又何嘗不是“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從文化産業的最初勃興、到文化創意産業支柱地位的形成,再到當前人文經濟對“第二個結合”的全面實踐,經濟、文化與“人”,最終在交融當中實現共生共贏。(鄭崇選)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