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改裝飆車“炸街”當休矣-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3 05/24 15:37:23
來源:新華網

非法改裝飆車“炸街”當休矣

字體:

  新華社記者黃慶剛 陳一帆 徐海濤

  油門一轟,呼嘯而過,上演“速度與激情”;雙排列隊,人舉手機,宛如“俠盜飛車”……當前多地公安機關陸續對飆車“炸街”違法問題展開專項治理行動,加大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引發廣泛輿論關注,不少網民拍手稱快。

  飆車“炸街”不僅帶來巨大的噪聲污染,一些違法人員還會在超速行駛中伴有頻繁變道、追逐競速甚至“翹頭”炫技等危險行為,對交通秩序、公共安全造成重大隱患。不少違法人員為追求“炸街”飛速轟鳴效果,往往違反車輛使用管理規定,拆除限速裝置、改裝電機、控制器、避震系統等部件,非法改裝埋藏不少安全隱患。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此類違法行為參與者低齡化趨勢明顯。這種“速度與激情”獲得不少“個性”青少年“青睞”,成為他們追求自由、獨特、耍酷的工具。不久前,桂林警方排查發現3輛無牌電動車“翹頭”飆車,違法車主只有17歲;河池警方在轄區內某中學附近查獲6輛用於飆車的改裝車,車主年齡在13歲至15歲之間,均為在校中學生。

  相關部門多次重拳出擊,飆車“炸街”緣何屢禁不止?違規改裝成灰色産業鏈條,一些不法商家有償提供場地、工具及技術指導,線上線下打擊難;流量驅使催生畸形市場,部分網絡短視頻&&審查不嚴,被違法人員用於開直播、打廣告變現牟利,部分未成年人往往容易受年齡相倣的“飆車”違法人員影響;犯罪成本低,執法難以形成有效震懾等多種因素導致飆車炫技違法問題難斷根、易復發。

  “還安全於道路,還安靜於群眾”需多方齊抓共管,對非法改裝車輛、飆車“炸街”等違法行為進行全鏈條打擊,開展常態化整治。從短期看,加強路面執法形成有效震懾,擴大專項整治社會效果;從長期看,完善健全有效管人管車的制度機制,進行精準打擊。

  讓飆車“炸街”“消聲”,應強化各部門協同,並創新科技手段,加強源頭治理,通過完善制度、數據監管、加大處罰力度等方式,使提供摩托車、電動車非法改裝服務的企業合規經營。網絡&&應從保護社會公共安全角度加強監管和審核,把好准入關、內容關,一旦發現相關違法行為,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線索,並下架相關內容。此外,家庭、學校及社會各界應加大普法和安全教育警示的力度,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與安全意識。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