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7/ 23 08:24:19
來源:北京青年報

讓更多互聯科技助力精準抗災救援

字體:

  連日來,河南各地強降雨導致的災情牽動人心。網上網下,求助資訊不斷疊加,多個省市迅速馳援,一場與災情、與時間的賽跑正在進行。這其中,一個由河南籍女大學生自發創建的騰訊文檔《待救援人員資訊》,刷爆了朋友圈和社交平臺。截至7月21日21點,該文檔已經“自發”更新至第270多版,累計瀏覽訪問250多萬次,創下了産品單個文檔的訪問量紀錄,被網友稱為“救命文檔”。

  這份創建于20日20點57分12秒的文檔,從最初的簡單表格變為有250多萬次瀏覽的“救命工具”,用時不到24小時。這一方面顯示出強降雨突襲之下的災情之緊急、等待救援之迫切,另一方面也彰顯出來自互聯網新平臺、新技術的強大力量,不啻是互聯網科技接力助力抗災救援的一次良好詮釋。

  諸如洪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往往具有破壞力大、突發性強、波及范圍廣等特點,給受困者求救和抗災救援都帶來較大難度。相比于傳統的電視、熱線、電話等求助渠道,網絡求救的便捷、傳播廣和響應快具有一定優勢。災情突然襲擊,人們很容易在某段時間內被分割打散,淪為個體“孤島”。在此情境下,將來自四面八方、零散混亂的個體求救資訊,及時整合“納入”一個文檔之中,為人們匯聚和傳播善意、“共用”救命資訊、奔走相助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坐標。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修正和自我更新功能,在這次抗災救援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一次次快速修正和適時更新,有助于去除龐雜資訊、精準呈現需求、提高應急救援效率。而這,在瞬息萬變的災情形勢中,可能比傳統的撥打求助電話、登記傳達資訊等更關鍵。

  從最開始的只有“求救人員資訊”“救援人員資訊”,到後來用不同顏色區分表格內容;從出現“急需120救助的孕婦”,到新增“可支援”“漏電風險地區”;從新增“官方救援隊資訊”“民間救援隊資訊”,到最新加入的“醫療資訊”一欄……每一次的自我修正和更新背後,都是對求助和救援的精準對接。而隨著文檔編輯與欄目的不斷修正,這個網絡表格已生長為“多用途”的民間抗洪資源對接平臺,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化、統一性、聯動性特點,提升了各路救援力量的救援效率。

  “一條一條看下去,太震撼了。網絡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人的力量!”有網友如此評價“救命文檔”。這次抗災救援中,“救命文檔”的出現,正是互聯網救援力量的一個生動注腳。除了“救命文檔”,騰訊公益平臺首頁還設置了“緊急馳援河南洪災”專區,上線“鄭州互助地圖”“防汛互助資訊服務”等專題。此外,不少互聯網企業都在第一時間紛紛向河南省捐贈救災資金和物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互聯網企業對河南省的捐款已超過十億元。

  互聯網發展至今,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的價值也得以體現,比如線上辦公、線上會議等,極大減少了人們居家辦公對工作帶來的不便。

  守望相助,風雨共濟,勇毅前行。“救命文檔”裏記錄的,絕不只是一行行的地址和電話,而是一個個真實的人,還有他們的悲歡。災害當前,我們為上億河南人民祈禱平安,也期待有更多來自互聯網的科技力量助力資源科學調配、精準抗災救援,幫助災區早日走出困境。(林風)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68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