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5/ 18 07:57:2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找到博物館新的打開方式

字體:

  推出鎮館之寶作招攬,邀請流量明星來代言,精心排演“博物館奇妙夜”……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如約而至,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近期都紛紛推出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希望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走近那些承載歷史與文化的文物和展陳。

  許多博物館在視聽等體驗營造上別具匠心,帶著人們以各種形式追求歷史與現實的碰撞,讓觀眾感慨不虛此行。也有不少博物館仍然囿于傳統展陳思維和手段,沒能更好地講述文物的故事,同時受疫情防控、人員限流等因素影響,活動儀式搞得熱熱鬧鬧而展覽卻觀者寥寥。

  放眼國內,不同的博物館遭遇著“冰火兩重天”;看看國外,我們的博物館與先進國家也有差距。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備案博物館5535家,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從數量上來看,我國博物館的數量是美國的1/7左右,相當于其20世紀70年代末的水準。

  走進博物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民族復興的歷程中,博物館是我們的文化基因庫和精神加油站。走進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才能拓展見識與眼界,傳承文化傳統,建立文化自信,培養文化自覺。因此,在博物館日我們不得不重拾這個話題:怎麼能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

  問題的答案更多要落在博物館身上:它們在新時代如何重新打開自己?近年來,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説話》等廣受歡迎的紀錄片到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故宮文創,從《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此畫怎講》等網紅短視頻到充滿博物館元素的綜藝節目,從“隔著玻璃、挂在墻上”的傳統展陳到富含科技元素的聲光電體驗,許多博物館在努力以各種形式走近更多人。乘著“博物館熱”,它們從管理運營到展示傳播都在變革創新,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許多博物館成為年輕人旅遊必到的“網紅打卡地”,在網絡時代樹立了IP,找到了與時代和觀眾高頻互動的新打開方式。

  然而,也有不少博物館,因為缺少主動創新的意識和行動,或因創新步伐慢、資源稟賦差陷入窘境。有的公立博物館,資金充足、金碧輝煌,但對公眾開放的程度有限;有的私立博物館,專業化和經營水準不高,資不抵債舉步維艱。有些博物館珍藏有限、展陳低劣,淪為地方單位的榮譽展覽室,塵封在大樓的角落裏;有些博物館文物眾多,卻未能有效包裝傳播,只能靠賣展覽門票維持生存。這些博物館糾結地掙扎在“生死線”上,不變換思路、自我革新,就很難找到新的打開方式。

  博物館之博,不僅在文物眾多,能讓人在方寸之間一覽千年,更在于它與人民群眾聯繫的廣博,讓人能在其中找到精神的增益和歸屬。運營理念、展示方式、文創行銷之變,讓許多知名博物館獲得極大成功。普通博物館可以向知名博物館借鑒的,更多不是它們的行銷套路,而是它們深入人們生活的方式。

  博物館是屬于歷史文物的,也是屬于現實大眾的。收藏展示、經營開發、研究教育等都是博物館的功能。在發揮研究教育功能方面,博物館應當加強探索。在國外,博物館活動深入學校和社區,為學校教師、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的文化歷史培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在國內,有些博物館講解員,作為講解古代文化和紅色歷史的重要群體,已經走出博物館深入社區街道向人們傳遞文化火種。以所在地為根據地,重新理順與時代、與城市、與居民的聯繫,恐怕是博物館獲得新生的一條重要路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博物館也需要更多守護。回到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我們看到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博物館面臨著走向未來的多重挑戰,迫切需要尋找新方案、新方向。博物館需要走近更多人以求自救。同時,我們也應該鼓勵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走進博物館,以他們的方式去打開博物館,去擦亮這些人類文明的櫥窗。(楊紹功)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45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