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3/ 22 15:28:38
來源:新華網

學習網評:讓每一條河都流淌著幸福

字體:

海報設計:張倩

  韓 振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史,也是人類的自我進化史。從擇水而居、擇木而棲,到依水建城、因水興城,人們對水資源開發利用水準的提升,也為人類自身的發展拓展了空間。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不息,更是離不開江河湖海的滋養和孕育。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挂著水資源的保護與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他的考察調研足跡行至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先後數次主持召開有關長江、黃河的座談會,作出了一係列決策部署,提出一係列要求,既為人們與水相處提供了行動指南,也為各地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目標路徑。

  近些年,全國各地紛紛摒棄“唯GDP”發展觀,逐步擺脫了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及其眾多河流煥發了新容顏。曾經“病得不輕”的長江,在長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等具體舉措下,正在恢復往日的眉清目秀;曾經“體弱多病”的黃河,也在“節水優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下,逐步呈現出一幅河暢岸綠的壯美畫卷;即便那些散落在偏遠鄉村的小河流,變得越來越美麗。

  事實證明,對水資源等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僅沒有壓縮我們的發展空間,還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大舞臺。長江、黃河等江河湖泊周邊的資源消耗産業少了,環境友好型産業多了:生態農業、特色文旅等産業穩步崛起,産業格局的迭代升級,不僅讓生態效益衍生出經濟效益,更推動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日益增長。

  對幸福的追求沒有終點,對水資源的呵護也須久久為功。當前,我國江河湖泊生態修復成效卓然,但仍有不少“已病”和“未病”不容忽視。“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精心呵護身邊的山水林田湖草,讓每一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讓每條河、每個湖都造福人民,讓人水和諧一直流淌蕩漾。

點擊查看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724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