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02 08:28:52
來源:南方日報

包間設監控須考慮合理隱私期待

字體: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餐飲品牌海底撈的北京門店在包間安裝了攝像頭,未見“內有監控”等提示。海底撈客服表示,包間屬于公共場所,需要記錄情況。連一些消費者也覺得,“在包房吃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隱私”。果真如此?

  按照商家説法,包房設監控可以有效應對丟失物品、食品安全爭議等情況。然而設置監控必然涉及是否侵犯隱私權的問題。事涉法律,理當先問對不對,再論好不好,這才是此舉引發關注所在。

  稍加辨析,隱私所關涉的遠不止海底撈回應所解釋的那麼輕松。法理上看,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資訊”,與見不見得人沒什麼必然聯繫。再看看身邊周圍,私密空間的內涵早已突破私人住所。舉個例子,公共更衣室無疑屬于公共場所,而一旦有人使用,就會轉變為私密空間。道理很簡單,隱私權保護的是人而非場所。區分空間是公共還是私密,需要以人為目的,以人的利益為轉移,靈活判斷。拋開人主張“公共場所無隱私”,顯然顛倒了本末。

  可見,就算“包間是公共場所”,也無法推導出“海底撈可以在包間安裝攝像頭”的結論。何況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認為,包間並不屬于公共空間,之所以選擇在包間用餐,就是出于私密性的考慮。

  有人支援有人反對,目前我國對于可以在哪些區域安裝攝像頭還沒有明確而統一的法律文件,如何處理?法律作出具體規定之前,或許可以參考“合理隱私期待”。

  1967年凱茨訴聯邦案中,凱茨使用的公共電話亭被政府官員竊聽,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判決確立了合理隱私期待規則:先通過個人行為判斷其是否具有隱私期待,再站在社會視角判斷這種隱私期待是否合理。凱茨進入公共電話亭並關門,説明他對這一空間的隱私屬性有所期待,這種期待的合理性又為大多數人所認可。同理,消費者進入餐廳包間關門用餐,有時還要為此支付額外費用,足以體現出對私密的期待。

  接下來要回答這種期待是否合理。筆者認為非常合理。隱私保護本該是常態,安裝攝像頭才是必須進行特殊保護時的例外舉措。更多的攝像頭固然能起到警示與制約作用,但一個正常的社會不該倚靠甚至依賴“監視”來維係。如果已經淪落到大多數人都需要在外部力量不間斷強制下才能守規矩的地步,這種外部力量又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概而言之,餐廳要在包間安裝攝像頭,固然可以舉出許多理由,但否定它只需要一條,那就是要尊重合理隱私期待。也許有人要問,萬一吃出了什麼不幹凈的東西又沒有監控,店家不認賬怎麼辦?這種擔心不無道理,折中的選擇就是由店家明示包間設有監控,好讓大家彼此都多點防備。只是筆者聯想到了另一則新聞,某公司在員工辦公室安裝監控而且通知到位。要説理由也有很多,比如防范財物失竊和資訊泄露,員工也能借以自證清白,不知道支援在餐廳包間安裝監控的人對此是不是同樣支援。■王梓佩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1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