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02 08:27: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推進“禁塑令”亟須創新替代品

字體:

  “吸管禁塑令”實施兩個月來,餐飲行業從業者紛紛將使用已久的不可降解塑膠吸管,更換成紙吸管或PLA(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對于新型吸管的類似吐槽,頻頻出現在社交平臺上。PLA吸管雖然沒有紙味,但習慣了塑膠吸管的消費者仍然有些不適應。有消費者表示,PLA吸管“才吸了一兩口就癟了,還無法復原”“遇熱就扁”。(3月1日《工人日報》)

  這是可以預見的結果——在傳統的塑膠吸管被禁止後,用紙吸管或PLA(聚乳酸)可降解吸管作為替代後,消費不適的情況就會同步出現。相比于傳統塑膠吸管的優勢而言,新型吸管確實還存在亟待彌補的短板,比如據部分消費者反映:“泡久後的紙吸管有一股紙味,飲用這頭被潤濕後很容易沾上口紅,而且奶茶裏的珍珠吸不上來,在公共場合太尷尬了。”對此,一部分消費者“點奶茶外賣的頻率明顯減少”,這種狀況也可以視為匆匆上架的新産品所引發的市場反應。

  對此的解讀極易造成誤讀,一部分人會認為“吸管禁塑令”會給消費市場帶來極大的衝擊,並産生“消費需要減少”的負面後果;另一部分人則會認為,在替代産品尚未成熟,市場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吸管禁塑令”的出臺並非明智之舉,也不是治理科學化和合理化的有效體現。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偽命題,若不能正確看待和客觀評價,就會影響整個工作的有序推進。

  調查顯示,超過85%零售企業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進減塑的主要困難。替代困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降解的塑膠袋品種偏少,成本偏高,企業承受難度較大,消費者也難以接受買單;二是消費習慣還沒有實現根本轉變,無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側,對于“限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而在消費層面,比如在國內,星巴克、喜茶等品牌已經逐步推出紙質吸管,這本是一種很好的環保替代,但由于紙質吸管和塑膠吸管在體驗感上有差距,造成選擇的消費者僅佔1/3。

  限塑令之所以徒法難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受“條件不具備”的觀念影響,較長的緩衝期降低了工作推力,缺乏剛性的促進機制,核心動力也就相對不足。一方面,相關替代的研究積極性不高,市場需求過低也未能促進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消費層面未能隨著供給側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基于體驗度舒適度訴求的需求反向效應也未能發揮,參與度與配合度有待加強。最終,整個社會有明確的共識,卻未能轉化成協同高效的行動。

  眾多經驗證明,任何新事物的産生和形成都有一個過程,不可能甫一開始就處于成熟的階段。在環境治理上,採取最嚴的限制措施,其他體係才能在短期內建立、完善和成熟,並發揮最大的替代效應。“吸管禁塑令”的不適需要大家共同應對,轉型陣痛既是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也是加速推陳出新的必然要求。消費習慣從不適應到適應,需要消費者客觀看待和理性面對,同時也需要基于消費需求的升級實行供給側改革,包括技術的創新等,讓替代産品更加舒適而廉價,讓各方的責任和義務成為轉型升級的創新。實行了這些綜合措施,限塑令最終才能成為普惠的良策。  (堂吉偉德)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715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