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25 08:31:5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勞動教育接地氣才能可持續

字體:

  新學期到來,華東師范大學開出了新課“家常菜”,共18學時,面向2020級本科師范生和強基計劃學生開放。教學內容顯示,家常菜青椒馬鈴薯絲、海派菜八寶辣醬、粵菜菠蘿咕咾肉、川菜幹燒大蝦,還有中式面食、西式點心的烹制都囊括在內。(2月24日《新民晚報》)

  在過去,高校通常缺乏勞動教育課程,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勞動課程,但常常紙上談兵、形同虛設。部分大學生不僅不熱愛勞動,甚至鄙視勞動,更缺乏自我勞動的習慣和意識。在以往新聞報道中,有的大學生 “一屋不掃”,有的大學生將臟衣服快遞回家,等家人洗好曬幹再快遞回學校。

  開設“家常菜”作為通識必修課,不僅是為了回應教育評價改革的要求,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喜歡吃、講究吃的中國人來説,大都不缺乏對美食的熱情。通過學習“做家常菜”,學生們不僅能夠提升廚藝,還會提升對勞動的認識,增強對勞動者的尊重、體恤與社會認同。

  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載著勞動者在幕後辛勤的付出。擇菜、洗菜、切菜,準備配料並著手烹飪,只有通過親歷而為,大學生們才能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愉悅,也更能體會到勞動的不易與辛苦。説到底,勞動教育就要少一些誇誇其談,多一些腳踏實地。

  作為一名成年人,要想生活得更有品質,需要多掌握一些生活技能。燒菜做飯作為一項生活技能,不僅能夠讓自己吃得更好,也能夠成為一技之長,受益一生。這恰好彰顯了勞動教育帶來的持續性受益,也正是因為如此,“家常菜”這門課程才能受到大學生的追捧。

  在期末考核的時候,學校食堂會開出專門窗口,學生做出來的家常菜,將供師生們品鑒;既能學習實用技能,又能“活學活用”,贏得點讚與好評,這樣的勞動教育,生動鮮活、有趣有范。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不僅彰顯了制作者的技藝,也彰顯了他的審美、品位、偏好。通過角色體驗,大學生能夠增強對食物的敬畏和感情,減少食物浪費。一門勞育課程,實際上同時也具有美育、德育等功能。

  開展勞動教育既要接地氣,也要可持續。不僅要教會學生們勞動技能,更要培育他們的勞動意識和習慣。“家常菜”找到了大學生們感興趣的切口,學習難度不大、門檻不高,卻能夠給學生們帶來滿滿的收獲,顯然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更為關鍵的是,學會燒菜做飯會增強大學生對家務勞動的理解與認知,有助于他們將來在和家人相處的過程中更懂得體諒、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擔——食物背後人與人的關係和情感,才是勞動教育的精神內核。  (楊朝清)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713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