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25 08:38:5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流調隱去“非必要細節”更科學

字體:

  關于新冠患者流調資訊,在事無巨細的通報模式下,一旦確診就幾乎會成為透明人: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病例A一晚上去了幾家酒吧,病例B正在準備在職考研,病例C曾請假去面試,病例D下班後兼職送快遞……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北京兩地的疫情通報模式,受到了網友一致讚譽。京滬通報的最新流調報告,隱去了確診者的年齡和性別,只明確通報確診病例涉及的區域和場所,不再公布非必要細節。

  流調資訊隱去“非必要細節”,才能保護確診者隱私。絕大多數確診者,都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感染的,他們是疫情中的受害者,隱私權應該得到保護。太多“非必要細節”讓確診者輪廓過于清晰,有些地方甚至出現確診者姓名、照片、電話、住址等資訊泄露,讓當事人不堪其擾。

  疫情溯源的初衷,是要查清確診者的活動軌跡,定位密切接觸者,理清潛在的病毒傳播鏈。但必須強調的是,溯源要鎖定的是病毒,而不應讓確診者成為被人指指點點的談資。如果對流調中的“非必要資訊”不加處理,會在客觀上讓確診者背負巨大的思想壓力,有些人甚至可能因此瞞報活動軌跡,給防疫留下隱患。

  單從防疫需要來説,也應該去除“非必要細節”。在大數據時代,要排查密接者有許多種辦法。各地疫情通報都會明確提到,“已對確診者的××名密切接觸者採取醫學觀察措施”,既然已查清楚哪些密切接觸者到過某個場所,如實相告即可,為何非要通報確診者去該場所的目的?

  科學公布流調資訊,不斷優化疫情通報內容,更見公共管理的繡花功夫。希望各地都能參考京滬做法,流調資訊隱去“非必要細節”。(本報評論員劉晶瑤)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702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