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20 08:39:42
來源:北京日報

有機認證不能“一認了之”

字體: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25家有機産品認證機構涉及的320批次産品實施抽查,發現8家機構的18批次抽樣産品不符合要求。有機産品非“有機”,認證機構不靠譜,引發廣泛吐槽。

  眼下,隨著消費升級,人們更加關注“舌尖上的健康”,打著“天然、環保、安全”旗號的有機産品大受青睞,儼然成了品質生活的標簽。在超市貨架及電商平臺上,同類産品,一標之別,價差數倍。肉眼可見的真金白銀,讓“有機”二字成為不少商家最大的盈利點。但要看到,有機與否,綠色與否,遠非一個簡單標簽,其背後是一套嚴格的認證標準和生産規范。貨真價實的有機産品,投入大、售價高,消費者也樂意買單;貨不對板的“有玄機”産品,讓消費者白花錢不説,更是在砸“有機”的招牌。

  “李鬼”“有機”遍地走,認證環節的漏洞著實不小。不少認證機構重前期認證、輕後期監管,某些基地在取得認證資格後,便“放飛自我”、以次充好。更有個別機構“見錢就認”,商家索性“花錢買標”,所推産品純屬“挂羊頭賣狗肉”。各取所需的灰色産業鏈下,“有機”農産品農殘超標、産地難溯等問題屢屢發生。一如此前醜聞纏身的“無添加”,如果任由認證“睜眼瞎”,“有機”市場難免劣幣驅逐良幣,在一地雞毛中自毀前景。

  有機産品,不是“一標了之”,更不能“一認了之”。相關機構既手握認證之權,就必須對認證結果負責,自身同樣應該受到嚴格監督。一方面,監管部門需強化抽查、精準發力,對違規認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罰出痛感。對于屢罰不改者,可考慮直接取消認證資格。另一方面,要夯實“誰發證誰管理”的責任,嚴格追溯機制,倒逼認證機構嚴格自律。只有將品質壓力層層傳導至生産末端,才能讓用心安心的真有機産品多起來。

  避免對化肥、農藥和殺蟲劑的依賴是有機農業的顯著特點。把好認證關口、堅守産品品質,別讓有機食品毀于以假亂真,也是行業長遠發展的必過之坎。(胡宇齊)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700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