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20 08:38:54
來源:廣州日報

“二手平臺”需要一手監管

字體:

  據媒體轉引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過93%的消費者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如假貨冒充二手物品,售賣盜版、色情、假證、個人資訊等禁止發布的內容,平臺涉嫌默許售假……涉及包括閒魚、轉轉、58同城、愛回收等12家二手交易平臺。

  一些二手交易打著環保節省的旗號,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但同時也滋生了不少問題。比如報道中曝光的假貨、盜版,甚至還涉及色情交易、出具涉假鑒定報告等。一般來説,商家出于攢口碑和信譽考慮,理應對售假涉黃避猶不及。但現實中為何還能如此大膽地觸碰法律紅線?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平臺默許”揭開了這場鬧劇背後的“推手”。

  平臺“默許”之下,有規則而不執行、有技術而不加以攔截。筆者逐一查了被消保委點名的這些二手交易平臺,以“售假”為關鍵詞,個個都有相關規則,無一例外,或在注冊須知,或在官網欄目子功能表中等。這充分説明平臺對售假涉黃並非無辜無知,而是知法犯法。技術層面就更不用説了,無論你是用語音、拍照,還是填標簽資訊,平臺都能精準找出目標商品,但面對鬥大的“高倣”兩字時竟聲稱未能識別,實在難以服眾。

  “不能”之謊一戳即破,默許違法是平臺“不願”斬斷利益鏈條的現實。毋庸置疑,合法正當的二手交易的確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不同群體的正當需求,二手交易平臺也因為契合時代發展而快速走向主流消費市場,但不能因為它有存在價值就放任野蠻生長,平臺更不能為了做大做強而不顧底線。

  二手交易的本質依然是銷售商品或服務,應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約束。監管部門在嚴格執法的同時,應盡快出臺互聯網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加強對行業監管和違法行為的約束,並壓實平臺責任,凈化平臺資訊發布內容。相信隨著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體係逐漸健全,二手交易市場在商家入駐、資訊發布、售後維權等方面將更加透明、公平。商家想搭著新消費的順風車售假涉黃,終會被“趕下車”;二手交易平臺為逐利默許售假涉黃,必將“翻車”。 (劉冉冉)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70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