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19 08:40:48
來源:羊城晚報

“如果你是盧書記”之問並非偽命題

字體:

  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16日報道,近日,大連志願者霸氣阻攔不配合防疫的街道幹部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15日,視頻中的當事人“王主任”和接到電話要求放行的“盧書記”分別受到處分,但輿論熱議還在繼續。“如果你是盧書記,應該怎麼辦”的話題也佔據網絡平臺熱搜榜。

  原則語境上,“如果我是盧書記”的命題很好回答:按原則辦,不接受街道副主任的“打招呼”,告訴她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該怎麼登記資訊就怎麼登記、服從志願者管理……若是這種操作,盧書記不可能跟王副主任一起火,而很有可能在另一個方向上火起來,得到與怒懟王副主任的志願者一樣的輿論評價。

  問題是,“堅持原則”四個字,説起來容易,在有些時候、有些場景中卻不容易踐行。以街道辦副主任和社區書記之間的關係來説,雖説社區機構屬于居民自治組織,但與街道辦還是存在一定的事實上的上下級關係。對社區幹部來説,街道辦副主任就是上級領導,作為社區幹部,上級領導在進小區登記資訊“這點小事”上跟你打招呼,你是給領導點面子,還是黑著臉堅持原則?

  關鍵問題還是,平日裏某些行事規則究竟是個什麼形態。比如,上下級之間、內部人之間究竟是習慣了按原則辦事,還是人情、身份、權力等因素高于原則?事實上,某些規則形態、行為方式或叫“文化”,大家一點都不陌生,否則,“如果你是盧書記應該怎麼辦”的命題討論也不會衝上熱搜。

  原則層面存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答案的問題,到了現實層面卻成了一道不好解答的“命題”,是因為現實情況遠比“原則説法”復雜得多。

  不少網友認為,盧書記“有點躺槍”。站在原則角度,這種説法當然不對:社區書記違反原則照顧街道辦官員,就是違反政策、違反紀律,就該被處分。然而,實事求是地説,如果不深刻反思某些現實文化背景,只處理一個社區幹部,這種嚴肅紀律的個案效應,恐怕是意義有限。

  在我看來,“如果你是盧書記”的命題以及“王主任”被曝光引發的一些“震動”,最終都應回到權力文化上來討論。不管是輿論斥責“王主任好大官威”,還是評價“王主任扭曲的權力觀”,都表明,公眾圍觀類似事件時,“官”和“權力”是焦點。而輿論監督和內部監管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官”“權力”“身份”制造的優越感,以及某些人對這種“優越感”的崇拜和習以為常、無意識。這些問題不解決,“如果你是盧書記該怎麼辦”的命題是不好解答的。(馬滌明)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699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