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15 08:40:04
來源:南方日報

補齊農村疫情防控短板

字體:

  據河北省12日通報,本次河北疫情主要分佈在農村地區,截至當天,農民在全部病例中佔70.7%。另據黑龍江省13日通報,當地近日新增病例均與望奎縣疫情有關。感染者多集中在望奎農村。農村防疫在此輪疫情傳播中格外引人關注。

  農村地區為何成了“重災區”?

  傳染病流行要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基本條件。沒能及時有效控制傳染源,是目前農村防疫工作的首要問題。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醫療條件通常相對薄弱。以河北最早的疑似症狀為例,劉家佐村某村民於2020年12月20日因感冒症狀在村診所就診,此後沒有外出,2021年1月3日才接受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出現這種耽擱診療控制、上報溯源的情況,與相當一部分鄉村醫生缺乏識別新冠患者的意識有關,而村診所顯然也不具備診斷與救治能力。

  另一個因素是傳播途徑阻斷不到位。冬季到來,新冠病毒存活周期更長,感染症狀和冬季常見的感冒發熱類似,疫情防控工作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然而據相關報道,此輪農村地區確診病例中,多人曾參加婚禮、葬禮等活動,戴口罩、少聚集等防疫要求都被拋在腦後。這不僅説明居民的防護意識很不充分,原有生活習慣仍沒有根據疫情適當調整,更反映了基層防疫工作玩忽懈怠,存在疏漏。

  疫情防控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能存在任何薄弱環節。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雖然提倡在原地過年,但接下來一段時間裏,城鄉之間的人員流動規模不可低估。而且我國農村地區老年群體偏多,患有慢性基礎疾病的幾率高,感染新冠肺炎後救治難度較大,防控診療工作更具緊迫性。

  農村疫情防控的短板必須盡快補齊。在醫療方面,各地方有必要盡快對鄉村醫生進行專項指導,提高對新冠肺炎的警惕性與分辨能力,發揮村級診所的“前哨作用”,建立起發現可疑發熱患者及時上報並給予相應處置的機制,完善核酸檢測設備配置,確保無一遺漏。

  思想認識的改變同樣重要。一方面需要村集體加大宣傳力度、重視溝通方式,使人真正認識到疫情防控的嚴肅性,一方面必須保障好居民的生活需求尤其是就醫需求,將防控措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降到最低。只有共同努力、及時應對,才能守住我們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平平安安過年。(篤 鮮)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698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