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13 09:13:33
來源:羊城晚報

“美團月付”豈能是“默認服務”

字體:

  日前有用戶指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分別開通金融服務——“美團月付”,致其欠款100多元。不少網友&&,也曾有過類似經歷,涉及的業務不僅是外賣和買菜,還包括單車、打車等。“美團月付”是一種授信付款服務,逾期會在個人徵信中體現。目前,當事人&&事件已處理,被免除貸款費用,但心情仍十分複雜。(1月11日北京青年報)

  “美團月付”金融服務類似於支付寶的“花唄”,當月消費下月還款。上述報道介紹,“美團月付”逾期後,罰息按天收取,利息為每日“萬五”,也就是説,相當於一年約18%的利率;逾期記錄會在個人徵信中體現,可能會影響通過其他渠道申請貸款的審核。從情理上説,既然是一項如此重要、如此收費的信貸服務,豈能是客服所説的“對優質客戶的默認服務”?正如一網友所説,騎了個美團單車,也被莫名其妙地開通了“美團月付”,“雖然我的條件很差,但不至於1.5元錢,都需要向美團貸款吧?”

  從法律上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消費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是兩項至關重要的消費權利,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各個經營者必須堅守的底線。更何況,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消費者在網上點個餐、買個菜、騎個車等,就被默認開通了“美團月付”,就被貸了款,顯然屬於違法侵權行為,侵犯了用戶的消費知情權和選擇權。

  默認開通的金融服務,消費者不僅不需要,還會用腳投票,這是相當不明智的做法。正如業內人士所分析,信用支付市場戰爭愈發激烈,除了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成熟産品,字節、美團、滴滴、攜程等也在“殺入”這一領域,在這樣的背景下,誰能對消費者付出真心,誰能保障好消費者的利益,誰才能最終贏得市場,更何況,在滲透場景愈發廣泛的背景下,信用支付勢必會面臨有力的監管,誰能守法經營,誰才會走得更遠。因此,開展信用支付服務的出發點,應該是服務用戶。

  從“美團月付”默認“服務”來看,數字化時代的消費“坑”防不勝防,消費者一不小心便可能“被貸款”,亟需多留點心。相關&&則應立即對侵權行為進行整改,力爭讓用戶用得舒心放心,對用戶權益不管不顧,必將付出沉重代價甚至是法律責任。監管部門對信用支付企業當加強監管,對出現問題者及時叫停並追責,消除行業各種潛規則、隱秘角落和霸王條款,同時應對新入場的信用支付企業提高准入門檻。(李秀榮)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697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