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13 09:13:33
來源:南方日報

別用家長的“想像”限制孩子的想像

字體:

  據《光明日報》報道,北京海澱區家長中日益激烈的培養孩子競爭,正催生一個新詞——“雞娃”,即不停給孩子“打雞血”,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拼搏。報道説,由于“海淀的高知家庭特別多”,因此圍繞下一代的教育競爭格外激烈,並列出了一份網上流傳的“典型‘雞娃’人生規劃表”:1歲,一開口説話,中英雙語教學;3歲,能自己看英文繪本,背100首古詩;5歲,奧數學習,思維訓練……10歲,奧數比賽一等獎……

  海淀媽媽對孩子的“嚴”,與海澱區作為“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的激烈競爭大環境直接相關。同時,也不禁讓人聯想到了曾經備受關注的“虎媽”“鷹爸”等個案。當年,以“將家規嚴格地執行與落實”聞名的美籍華裔母親蔡美兒,因為一部自傳式的《虎媽戰歌》,不僅“火遍了全美”,甚至火到了中國,後來更是因為兩個女兒讀上美國名校,讓“嚴格規劃和管教孩子”的理念在眾多中國家長那裏深深植根。

  幾乎前後腳,我國南京又出了一位“鷹爸”何先生,帶著孩子“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裏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周、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宣稱是“進行科學化規劃,及早地進入自己的專業分類,不僅家長省錢,孩子省力,還省時間”。

  很多家長替孩子焦慮,既是現實的競爭環境所致,同樣也不排除放大了“虎媽”“鷹爸”所謂的“嚴師出高徒”效應,片面化理解“嚴”與成功的關係,導致選擇性盲從。就好像只盯著“虎媽”的嚴格管教下兩個女兒上了名校,卻忽視“時常會帶孩子出去旅遊”“孩子們成年之後,她選擇了徹底放手,選課、考試、作業,她統統不再管束”的一面;只看到了小何光鮮的“成長經歷”,卻沒有看到其無視規律、冠之以“教育‘革命’”之名,把教育孩子健康成長變成了“打造一件産品”,以及“缺啥補啥”“闖關打卡”所流露的急功近利。

  “虎媽”“鷹爸”“雞娃”,單從字面看三個詞,就顯得耐人尋味,凸顯了家長單方面的強勢選擇與孩子的被動服從。必須承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時候孩子缺乏自主意識,需要家長引導;有時候孩子意識不到問題,需要家長提醒,等等。問題在于,教育從來都不是制造某種産品,不是馴化只會服從的動物。因為競爭激烈就盲目相信“名校才是唯一機會”,因為焦慮就千萬百計“超前培養”,把家長的選擇等同于還孩子的選擇,用家長的“想像”限制孩子的想像,就值得商榷了。(子 長)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697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