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今年以來,不少中小銀行受疫情影響,難以靠高成本線下攬儲,繼而將目光轉向線上,力求拓展攬儲渠道。有媒體梳理發現,至少有95家銀行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線上攬儲,其中也不乏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身影。
對于中小銀行來説,線上“攬儲”是成本相對較低的方式。然而,由于有些互聯網金融平臺存在營銷不當行為,區域性銀行偏離市場定位,監管考核指標不科學等問題,致使一些中小銀行往往在全國范圍內“跑馬圈地”,增加了存款業務的不確定性,給客戶個人信息泄露造成了隱患。同時,線上交易對存款人審查不嚴,也易給洗錢犯罪留下可乘之機。
如何規范線上攬儲有序運行?筆者認為,監管部門要對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設置硬杠杠,細化銀行在線攬儲的準入門檻及業務規模上限,尤其需要明確哪類銀行不能做該類業務。比如,監管評級、經營情況、資本金及風險管理能力等都要明確。各銀行機構也要加強對平臺攬儲業務風險評估,制定具體風險處置預案,防范合作業務風險,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與此同時,互聯網平臺也要壓實自身責任。眼下,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為引流獲客推出加息券、新人紅包、支付獎勵金等活動,甚至將補貼收益提高到6%,使得平臺銷售的部分産品1個月年化收益率可達7%以上,這類不規范操作無疑將帶來風險隱患。對此,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明確對第三方平臺的監管政策。當然,監管部門在堅守金融安全剛性執法基礎上,也要照顧到中小銀行攬儲難等現實處境,適當給予柔性關懷,從而營造良好金融生態,激發金融創新活力,護航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文/謝 軍)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