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網絡直播是否應當履行平臺經營者責任?如何規范網絡交易搭售商品或服務行為?聚焦網絡市場交易秩序等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今年上半年,電商直播作為新業態的典型代表,成為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互聯網應用之一。據商務部監測,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過1000萬場,活躍主播人數超過40萬人,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人次。直播帶貨已成為擴大內需、助推內循環的新引擎。
直播帶貨在取得亮眼業績的同時,也出現了“三俗”充斥網絡、虛假誇大宣傳成風、假冒三無産品泛濫、售後服務難以保障等問題,相關的監管規定必須跟進。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的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係評價指南》兩項標準于2020年7月份正式施行,意味著直播帶貨有了行業標準。如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從職能部門角度聚焦網絡市場交易秩序等熱點問題,這顯然有利于“更好帶貨、帶更好貨”。
當前,“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正在加快構築新經濟,深度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對此,我們需秉持包容審慎監管態度,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必要時作出制度規范,使其成為適應時代、健康成長的新經濟。在直播帶貨迅速崛起之際,量身定制標準與新規,既是一種監管,更是一種護航。(文/王旭東)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