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走極端者奉為“榜樣”“標桿”,這樣的企業文化是病態的。
日前,一段山東泰安肥城一公司“保潔員喝廁所水”的視頻流傳網絡。
該視頻錄制地為山東眾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視頻中,一位青年女性保潔員手持塑料杯,來到衛生間,從便池內舀出一杯水一飲而盡,圍觀人群報以掌聲。該保潔員隨後説,“也是希望公司的各個崗位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對此,公司工作人員稱,該保潔員為公司“標桿員工”,喝便池水係“自願”行為。
現實中,也曾出現過員工喝便池水的奇葩案例,但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無奈之舉——沒完成業績考核,被公司懲罰。但本次事件中,從該保潔員泰然自若的表情看,她喝便池水的確不像被強迫。但不管自願還是被迫、自辱還是被辱,這種極端行為既毫無必要,又違背常識,看著都讓人不適。
雖然該保潔員説希望各個崗位都能把工作做到極致,但是喝便池水與其説是追求極致,倒不如説是一種極端;追求極致是一種精神,但走極端則是一種病態偏執。
無需贅言,只問一句“現場鼓掌的公司領導及客戶們,能做到、願意做到這種‘極致’嗎?比如,也當眾喝一杯便池水?”
一個人“自願”走極端,一群人鼓掌喝彩,把走極端者奉為“榜樣”“標桿”,這樣的企業文化本身是病態的。本質上,用保潔員“自願”喝便池水來體現衛生安全工作做到極致,也是一出“低級紅高級黑”的荒誕劇。
便池就是便池,是供人方便用的,即使打掃得再幹凈,即使各方面檢測都沒問題,哪怕是便池裝上就從沒使用過純屬擺設,也不能從中舀水喝,更不能拿喝便池水“表演”給人看。如果保潔員確係自願,那或許説明她已被病態企業文化所洗腦,喪失了尊嚴意識。
鑒于保潔員“自願”喝便池水事件已引發社會廣泛質疑,當地勞動監管部門應介入調查,依法依規處理,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同時正本清源,向病態的企業文化説“不”。都2020年了,輿論依舊罵不醒有“毒”的企業文化,這令人唏噓,更讓人遺憾。□陳廣江(媒體人)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