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中秋佳節將至,月餅迎來銷售旺季。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餐飲、茶飲、零食等企業紛紛推出“跨界月餅”,既帶動了消費,也帶來更多文化創意。
然而,一些“跨界月餅”跨出了邊界。有的打著文創幌子,標價虛高,讓人直呼“買禮盒送月餅”;有的推出如梅菜扣肉、藤椒竹筍等餡料的月餅,重概念輕品質;有的誇大用料,自稱“高級月餅”,實則高級食材少、調味品多,存在虛假宣傳。凡此種種,無論過度包裝還是過分炒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增加消費者負擔,也偏離了過節吃月餅的初衷。如此跨界之風理應警惕,需要合力糾偏。
月餅“跨界”作為創新之舉,應該以品質為先、以消費者為本。對相關企業來説,在跨界中求新求變,不能忽視食品生産要求,不能只重“顏值”而不重品質,在強化設計包裝、創意行銷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生産規范與品質品控。對食品監管部門來説,面對領域內的新事物、新産品,既要審慎包容,也不能放松監管,在為企業創新提供便利之時,引導企業走安全、環保、高品質發展之路,不能偏離正軌。唯有多方協作、多點著力,月餅才能在“跨界”嘗試中不失原汁原味且富有時代新味。 (王家豪)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