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為新發地復市出臺的這“一攬子”措施,不僅分量足、手段新,信息化、科技化成色高,也保證了便民利民的底色。
新發地何時能“復市”?這是很多人之前十分關心的問題。現在這問題有了更明晰的答案。
8月13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4場新聞發布會。豐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周新春介紹,新發地市場主市場鐵路以南區域將于8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將恢復市場正常時期果蔬交易量的60%,這標志著新發地市場正式復市。
據周新春透露,新發地市場將建立完成市場智能管理係統,全面取消地下空間交易,實行分區管理;成立監管所,對冷庫冷鏈設施設備加大監管等各項政策也陸續發布。
作為此輪疫情的中心,毫無疑問,新發地復市成為北京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節點。作為北方最大的農産品交易中心之一,新發地的復市不僅有利于保障北京的農副産品供應,穩定市場價格,也利于帶動相關農産品産區,乃至北京周邊的商貿和經濟。
也要看到,疫情復燃的風險依舊存在。在境外“帶疫解封”,以及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復的當下,再加上近期陸續有地方在進口冷凍海鮮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新發地復市更需要科學、有序推進,最大程度上減輕民眾疑慮,提升信心。這就要求,新發地復市必須建立在各類防疫措施全面落實的基礎之上,確保防疫責任的層層落實。
熨帖人心的是,從8月13日公布的措施來看,北京以著力提升市場規范管理和公共衛生監測整體水平為抓手,為推進新發地批發市場復商復市做了充分準備。
成立新發地市場監管所,強化貨品溯源能力,建立完成市場智能管理係統,通過實名認證方式,推行“賣方注冊制,買方會員制”;設立紅外測溫設備,安排第三方檢測機構入駐,定期對市場內環境、物品、包裝材料、公共用具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抽檢……這“一攬子”措施不僅分量足、手段新,信息化、科技化成色高,也保證了便民利民的底色。
8月15日開放主市場鐵路以南區域、9月10日前開放市場鐵路以北區域,實行新發地分區分批復市措施,不僅可以減少聚集性風險,而且利于及時總結經驗,完善管理,推動復市的穩步進行。同時,不“一刀切”、分區分批復市,體現出的也是“精準防控”——這一北京疫情防控一以貫之的工作思路。
此次新發地疫情也暴露出這類批發市場的“先天不足”。類似新發地等農批市場,多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臟亂差等問題,從設計、建造到公共衛生管理,都存在諸多短板。
借助疫情休市這一偶發因素,北京針對復市而進行的改造升級工作方案,以問題為導向,啟動“治理補課”,帶來的不僅是歷史問題的根本性解決,新發地批發市場的煥然一新,管理水平模式的跳躍式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也為全國范圍內此類批發市場的管理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新模板。
一言以蔽之,補短板、除隱患,管理“加碼”、科技“賦能”,新發地復市推出的一係列措施,體現出北京疫情防控工作與公共衛生管理、大型批發市場專業化管理的相互“嵌入”。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抓好落實,讓各項措施精準落地。監管部門和相關企業各司其職、動態管理,新發地批發市場在有序經營的同時,各方嚴格做好防護工作,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社論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