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報道,7月27日,杭州的錢江國際時代廣場出現了有趣的一幕,許多孩子背著書包跟隨父母興匆匆地走進樓宇。
這群小朋友也是來“上班”的,參加一個叫“小候鳥”的公益暑托班。而這個暑托班是由江幹區四季青街道關工委聯合其他部門共同舉辦的,旨在解決暑假期間家長上班之後孩子無處可去的問題。
暑假到了,“神獸”出籠,孩子們狂歡,家長們卻要頭疼和焦慮,自己要上班,孩子該去哪兒?
這絕對不是少數人的問題,而已經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四季青街道關工委舉辦的這個暑托班,倒是一個不錯的模式,若確行之有效,不妨推廣試試。
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前以三四口人的小家庭為主,父母雙方上班了,孩子可能就無人照顧。另外,現在的居住環境也不同了,以前不少人住在單位大院,鄰裏知根知底,可以相互照應。如今身處陌生人社會,鄰居不夠熟,加之居住地和工作地分離,大人上班地點、孩子學校和居住地相隔較遠,“課後三點半”“放假兩個月”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難題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家長要麼將孩子托給老人,要麼把孩子送去各類培訓班或補習班。但是,很多家長擔心,如果把孩子托給老人,一個多月的假期,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很可能就會處于無人管束的狀態,甚至還可能被老人慣出一些“壞習慣”。總之,把孩子全扔給老人,不僅老人吃不消,家長也會不放心。
那麼,送到各類培訓班或補習班又如何呢?同樣有很多問題,且不説動則上萬的昂貴學費,效果也很難保證。
從新聞中看,四季青街道的這個“小候鳥”公益班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孩子跟著父母去“上下班”,父母上班了,孩子們可以上課,各自忙碌,互不幹擾;父母下班了,孩子跟著一起回家,分享彼此一天的所得。
這種模式不僅避免了路上接送的時間,增加了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增進了彼此的感情,而且一定程度上還能保障公益班的品質,以及師資上的優勢,讓孩子真正有所收獲。
因此,有條件、有能力的地方,不妨也可以嘗試一下在一些公司比較集中的區域,開辦類似的公益性質的暑托班,它或許能夠讓更多的家庭從中受益,大大緩解許多家長的擔憂和焦慮。(張炳劍)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