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社會各界應該如何調整心態,以適應常態化防疫階段的工作要求?“底線思維”應該是一個關鍵詞。
防止疫情反撲,于個人,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是自我保護與保護他人的底線。黑龍江省衛健部門資料顯示,哈爾濱9日確診病例郭某,已直接或間接導致10人確診,出現“一傳十”的現象。在這條傳播鏈上,涉及的密切接觸者遍布哈爾濱5個主城區、30多個小區。記者日前走訪當地多家商鋪發現,不少人不按規定堂食、聚餐,還有人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不戴口罩,在街頭聚集打牌。疫情防控任重道遠,社會上出現的放松警惕、輕敵的苗頭亟須遏制。
于社區,守嚴守牢是打好防疫持久戰的底線。1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指出,推進社區防控工作常態化成為當前社區工作的首要任務。當前,各地對于不同風險等級的社區要加以區分,並分別提出社區防控、社區服務、居民參與的具體策略,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和常態化防控相結合的社區防控機制。同時,要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加大普及健康碼,以智慧、高效的方式保持基層一線戰鬥力。
隨著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恢復診療服務,把衛生健康服務的網底兜實、兜牢成為醫院防疫的底線。然而,院內感染現象已在多地發生。山東青島膠州一所醫院發生院感,兩名副院長被免職,當地學校開學時間再次延遲。近日哈爾濱也有醫院發生院感,數名新增病例都是確診患者陳某同一病房的病友。多位醫療領域專家建議,對住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當成為診療的必要環節,同時要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日常診療、慢性病管理、健康指導等工作,進一步加強流程規范和住院管理。從長遠來看,應加快推行分級診療制度,擴大網上預約、線上診療覆蓋范圍,減少病患來院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整個社會良性運轉,法律是不可碰觸的底線。疫情之下,法律利劍高懸,但瞞報現象仍有發生,根源在于一些人把自身利益置于法律底線之上,置于公眾利益之上。哈爾濱市公安部門介紹,郭某及其朋友王某涉嫌故意隱瞞謊報病情、旅居史、密切接觸人員等資訊,有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等違法行為,違反了刑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對于此類違法行為予以嚴懲,是對社會規則的尊重,更是對潛在違法行為的警告。
從個人到社區,從醫院到社會,需要築牢底線思維,防控意識不放松、防控標準不降低,將各項防控舉措落實、落細,真正做到人人自衛、處處精心,防止個別散發、偶發病例演變為疫情反彈甚至局部爆發,共同鞏固戰“疫”成果。(楊思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