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高校延遲開學,應屆生畢業就業受到一定影響。日前,北京市教委發布通知,要求高校對按時完成培養計劃且畢業論文(設計)符合質量要求的學生,應努力保障其順利畢業;疫情防控工作結束之前,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開題、指導等環節可採取線上答疑、遠程答辯等方式。
繼在線上課之後,線上答辯如期而至。據了解,近期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都調整畢業考核方式,開啟畢業論文線上答辯模式。一邊是急著畢業的應屆生,一邊是希望做好畢業生工作安排的高校,啟動線上答辯模式,讓此前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畢業流程得以繼續進行,保障符合條件的學生順利畢業,有助于為畢業生解除後顧之憂,也不失為當前疫情之下高校的“最優選”。
但也要看到,線上答辯意味著全新的挑戰。對于答辯學生和評審老師來説,由現場答辯轉換為線上答辯,這樣的經歷可能是人生第一次,需要進行自我調整來適應。對于高校而言,線上論文答辯如何具體實施、相應程序流程如何規范,以保證這一學術環節的嚴肅性、專業性,也值得深入考量。
更重要的是,論文答辯形式變了,但要求不能降低、標準不能放松、質量不能打折扣。線上答辯雖是被動選擇,但仍需主動作為。高校要設計好線上論文答辯程序、流程,查漏洞、補短板,把好學術關、質量關;學生要做好充分準備,嚴格自我要求、誠信完成答辯。只有網上論文答辯合乎規范、有效運行,答辯質量、學位含金量也才有了保證。(張冬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