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在3月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三批稅費減免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將及時制定操作指引,並強化督導核查,把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績效考評體係,加強督查督辦,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在“防疫”關鍵時刻,稅務總局要求加強對稅費減免政策落實情況的剛性監督,應當説是維護正常經濟秩序的必要之舉。
疫情發生以來,外需、內需、供給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不少企業因復工難、訂單取消、違約而處境艱難。為對衝疫情影響,自1月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先後針對疫情防控、企業社保負擔、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出臺了三批稅費減免政策,如此規模的稅費減免無疑是“及時雨”。但是,這番惠政能否及時惠及每個納稅人,還需檢驗。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不少地方的財政收入增速也已減緩,甚至由正轉負,進一步落實稅費減免政策的動力有多大,落實環節存在多少障礙,還需精準掌握;另一方面,不同層面、多波次的稅費減免增加了操作的技術難度,有可能導致“時滯效應”出現,弱化政策預期效果。
然而,無論存在什麼係統性或技術性的難點,在“防疫”和復工復産的關鍵時刻,沒有“人等政策”的空間。在當前形勢下,需要特別強調“防疫”相關政策的執行效率。政策越具剛性,見效越快,企業增強復工復産的信心和抗風險能力就越高。
將稅費減免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如何落實是關鍵。一方面,相關部門必須要切實加強監督和問責。應當看到,由于稅費減免在基層,這意味著監督鏈條被拉長,行政監督的力度迅速弱化,效果在快速衰減。這就要求,在惠政落地過程中,需完善監督機制,比如借助資訊公開加強外部監督、加強督導和檢查、完善舉報和問責機制等,讓減稅降費落到實處。
另一方面,執紀監督部門也要將稅費減免的監督日常化。相關部門要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人進行日常巡查,制作實地巡查報告,重點記錄巡查時發現問題及處理辦法、反饋意見等,保證稅費減免不打折扣。
需要提醒的是,各地需盡快頒發可操作的稅費減免手冊,建立明確的內部績效考核和盡職追責機制,在控制稅收成本的同時,避免稅收不一致造成的不公平。
這其中,應該特別重視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收減免落實。在此過程中,不妨借鑒去年以來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形成的實踐經驗和網格化係統,推廣責任制,確保企業和個體納稅人了解稅費減免新政策,及時享受稅費減免紅利,穩定預期,增強信心。
當然,長遠來看,要讓企業過好日子,顯然不能只靠稅費減免的剛性實施,最終要靠優化財政結構。比如,地方政府需進一步減少政府部門一般性支出,壓縮“三公經費”,過緊日子,同時也要求持續優化央地財政結構,加大中央轉移支付力度。從這個角度説,將稅費減免落實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在當下,是防疫的應有之義;而在長遠,則可視之為繼續優化財政結構的先聲。(社論)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