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雲南省紀委省監委獲悉,日前,經雲南省委批準,雲南省紀委省監委對大理市違法扣押徵用途經大理的外省(市)防疫口罩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2月24日 新華網)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不能少了法律這把“尺規”,只有按照規矩辦事,才能夠讓所有的事情井然有序地推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用物資告急是全國上下面臨的大問題,但是一批途經雲南的口罩卻遭遇了“打劫”,這顯然是在添亂,是在給艱巨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負擔,自然需要零容忍。
雲南省立即對大理市政府及大理市衛生健康局進行了通報批評,並責令立即返還被徵用的物資。但是並不代表這件事就“一還了之”。
時隔十多天,針對口罩截留涉及的5個單位、8名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其中市委書記被免職,市長被撤職,州長被誡勉問責。一記記“懲罰重錘”不僅僅具有警示作用,更用這樣的方式堅守著依法防疫的底線。
“懲罰重錘”,亮出了依法治國的“尺子”。“無規矩不成方圓”,法治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會因為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而改變,要看到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是能夠檢驗依法治國的成色,對于截留抗“疫”物資,要主動亮出“尺子”,才能夠讓依法抗“疫”成為共識。
“懲罰重錘”,強調制度“剛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要讓“奉法”成為一種常態,就需要對言行及時進行引導,或制止、糾正,甚至是給予相應的懲罰。免職、撤職、誡勉問責……就彰顯了制度“剛性”,對觸碰紅線的領導幹部毫不手軟,才能夠讓遵紀守法成為大家言行舉止的“準繩”。
“懲罰重錘”,拷問執政、施政的擔當。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要避免忙中出亂,就需要發揮制度優勢。顯然,作為領導幹部,尤其需要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這是對他們依法執政最基本的要求。因口罩截留問題對幹部的懲處,其實就是對“法治擔當”不到位的幹部“零容忍”。
疫情防控,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試金石”,可以讓大家看到法治建設上的短板,看到領導幹部法治思維的不足,通過嚴懲的方式,維護制度的剛性,也是對領導幹部的從嚴提醒,守住法治底線,才能更好地打造依法防疫底線。(金平宇)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