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幹意見》,對減少中小學教師的檢查評比事項、不得隨意向教師攤派任務等作出規定。此前,評比考核過多、各種社會事務“進校園”等侵佔教學時間的問題,屢屢引得中小學老師“吐槽”。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理應專心致志地登臺施教、心無旁騖地釋疑解惑,帶著愛與責任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可是在現實中,部分地方的中小學教師反映,與本職工作無關的非教學任務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沉重,正常教學秩序受到幹擾,教師們忙于應付各級各部門攤派下來的任務,反倒荒廢了教學這個最該種好的“責任田”。
身為教師卻不能專注課堂,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幹好教書育人的主業主責——這在一些地方成為一種尷尬的現實,暴露出少數基層部門的權力越位和社會治理手段錯位。動輒把教師當成隨時徵用的“編外辦事員”“重點工作突擊隊”,什麼項目都要弄出個“活動進校園”,把更多社會治理責任“呼叫轉移”推給學校,嚴重影響了中小學校的教育功能,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出現不應有的“分心”“分神”現象,這將直接影響課堂教育乃至整個學校教育的品質和效果,必須引起重視。
如同工人需要操作好機器,農民需要耕種好田地一樣,教師應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學和育人工作中去。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專心教學”“安心教學”“靜心教學”,為中小學校打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這不只是對教師主體地位的尊重,更是對教育事業發展、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尊重。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減負”,保障教書育人的主業主責,杜絕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侵入校園,就要建立起中小學校管理的負面清單制度,對隨意向教師攤派任務等行為嚴厲問責。(文/張培元)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