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最近,微博用戶@眸冷骨累王馬丁分享了自己讀書時發現學校圖書館有喜愛的古書就借來不還,直接按圖書館規定賠償的“事跡”,還表示“現在也不覺得愧疚”,並順帶嘲諷了圖書管理員懶惰。
圖書館是公共資源的共享空間,拿公共利益滿足私欲卻給更多人帶來困擾,是大寫的損人利己。@眸冷骨累王馬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竟然還有人認為他做得對,令人不由得為一些人的道德底線捏一把汗。
目前,@眸冷骨累王馬丁已將前述微博刪除,重新發了一條置頂微博,表示要對抨擊他薅羊毛的人做“契約精神啟蒙”。他所謂的道理,其實細思之下都是歪理。
“違約是契約的一部分”這句話本身沒錯,合同法有關于合同違約的專門條款,訂立合同也通常先約定好違約責任。但是,如果訂立契約的目的就是為了違約,則是一種欺騙行為,大錯特錯。@眸冷骨累王馬丁借書不是為了“借”,而是為了據為己有,這是對契約的根本違背,還談何契約精神?
另外,@眸冷骨累王馬丁還以“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自居,不免令人疑惑: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什麼時候成了褒義詞?錢理群先生提出這個詞時説,“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顯然,這名博主是把世俗老到理解成對自己的肯定,把聰穎與鑽營混淆,不僅價值觀扭曲,還要順帶標榜自己智商高。可是,想扯起契約精神遮羞卻拎不清楚概念,為了省一點小錢(甚至可能沒省下多少錢)而沾沾自喜,恐怕連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都稱不上。
説白了,鑽制度的空子、揩公共利益的油,不過是在拿良知換取蠅頭小利。(篤 鮮)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