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省事”小程式這種聚合式、移動化的入口接入,為數字政務服務真正實現便民目的,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路徑。
如何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6月5日,一款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式剛一上線,即引發了熱烈關注。這款小程式名為“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但網友顯然更偏愛它通俗易懂、易記易傳的小名——“國省事”。
“國省事”是目前國內推出的第一個全國性政務服務小程式。據悉,剛上線的“國省事”已經接入了456個國務院部門、32個地方政府的142萬項政務服務指南,可以讓用戶享受查詢、繳費、申領證件等200多項政務服務。
很顯然,對于長期遭受哪怕辦一點小事也得跑斷腿的民眾來説,“國省事”的確是一個辦事利器。小而言之,這方便了辦事,可解人們奔波之苦;大處而言,這對數字政務建設的路徑和方向極具啟發。
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的飛速發展,政務服務的數字化建設近幾年來確實取得了巨大進步,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已不是什麼可望不可即的憧憬。
但是,在肯定數字政務服務取得顯著進步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現實中依然存在絕不少見的群眾多跑路現象。
就在前幾天,石家莊一市民為了給在國外工作的兒子辦一張無犯罪證明,跑了居委會3趟、派出所3趟、街道辦事處1趟,接打市長熱線電話11通,在小區微信群內吐槽多次,最終拖了50天,往返兩萬多公里,石家莊市民蘇晗(化名)才為在國外工作的兒子開出了一張無犯罪證明。當他終于辦成且獲悉“不必本人到場,可以委託辦理”時,其子已在回國的飛機上了。
那位石家莊市民的辦事遭遇,目前數字政務服務真的解決不了?假如技術上不存在多大障礙,那麼障礙究竟出在了哪裏?
各地對于數字政務服務建設熱情高漲,總體而言是一個好現象,可也應注意,有時熱情過了頭反而會給群眾造成麻煩。比較突出的現象是,在有些地方,幾乎每一個瑣細的政務服務項目都要搞一個APP。
你當然不好説人家這不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可APP多了,真要辦事的時候也未必少跑腿。一方面,這些職能部門開發的APP技術水準參差不齊,雖都挺數字化,卻未必都好用。另一方面,這些APP的用戶真實滲透率令人生疑。智能手機容量就那麼大,難道辦一個事就要裝一個APP?
良好的願望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要適合現實需求,否則,難免成為“花架子”。就此而言,“國省事”小程式這種聚合式、移動化的入口接入,為數字政務服務真正實現便民目的,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路徑。
雖然“國省事”剛剛上線,還沒有相關數據可資對比,但從此前地方的聚合類政務服務類産品“粵省事”上,可以略窺其一斑。
“粵省事”于2018年5月21日上線,是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重要成果體現。到當年年底,上線公安民生服務事項達228項。據廣東有關部門測算,這228項服務上線後,每年可為群眾節約辦事時間9451萬小時,節省交通費用超過9.4億元,節省列印復印材料費用1.1億元。
這僅是廣東一地的不完全數據,但由此完全可以想像,“國省事”將會産生多大價值。□徐冰(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
線上政務服務重在辦成事辦好事
隨著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已成為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提高政務服務水準的重要途徑。2019-05-13 08:35:13
-
政務上網要警惕“互聯網+形式主義”
網上回應很熱情,線下兌現冷冰冰,大有“兩張臉”之感。2019-05-10 09:01:11
-
讓“掌上政務”方便更多群眾
政務“微創新”,民生“小成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指尖政務中得到更具象的呈現。2019-02-27 09:46:4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