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某縣一張貧困戶信息表引發軒然大波。原來,在車輛信息欄,有的貧困戶擁有奔馳,有的擁有京牌奧迪,還有的竟有五輛車!面對質疑紛紛,當地相關人員回應稱,“有車不一定不符合條件,還得結合購車時間、家庭收入等情況綜合評定”,回答避重就輕,令輿情再次高漲。
貧困戶當然不是不能有車。尤其是該縣地處呂梁山區交通不便,要想把當地特産運出去,有車拉貨肯定方便得多。不過,更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像奔馳奧迪之類的車輛,已遠遠超出了基本生産生活工具的范疇。如果只是一位貧困戶擁有豪車,或許還有可能是“打腫臉充胖子”。然而眾多貧困戶皆是如此,實在讓人起疑:是否有人戴著貧困帽“吃空餉”?
“冒充貧困戶”的猜測,實非無中生有。審計署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被審計的各縣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18萬人。也就是説,確有不少人把扶貧資金看作“唐僧肉”,通過偽造檔案、冒用他人名義等方式,不符合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吃上一口。如此一來,不僅造成國家扶貧資源的錯配,也讓扶貧政策的公平性打了折;不但拖累扶貧工作的進度,更損害社會對扶貧工作的認同乃至“人心”。
身份造假固然觸目驚心,但更讓人憂慮的是監督機制的失察失靈。就以此次事件來説,如果這份信息表沒有發到網上,恐怕這些“幺蛾子”根本不會被大眾發現。顯然,不可能所有的扶貧數據,都依靠大眾來監督;也不可能每一位貧困戶的身份,都有賴媒體去甄別。做好基層扶貧工作,扶貧官員首先要盡職盡責、依規辦事。同時,負有監督之責的主管部門也要繃緊責任之弦,把壓力從上到下傳導到位,斬斷伸向扶貧款的“黑手”。
當前,調查組已進駐該縣,逐村逐戶摸排核對。我們期待“貧困戶開豪車”一事能早日查清,更期待常態化的監督機制發揮作用,確保每一分扶貧款都用在刀刃上。 (鮑南/撰文 琚理/漫畫)
-
貧困戶有奔馳奧迪,徹查才能保證公平
因為扶貧工作是國家實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陣地,絕對不能成為某些人搞腐敗交易謀私利的自留地。2019-01-14 09:07:58
-
抓鬮確定貧困戶 只圖方便丟了精準
當“富人”堂而皇之地領著扶貧款項、享受著各種優惠政策時,一些沒有享受到的貧困戶則幹看著,會出現何等的心理失衡?2018-09-11 09:03:35
-
村官辦婚宴 貧困戶為什麼會“自願隨禮”
只要管住了這些基層社會的“頭面人物”,移風易俗就會容易得多。畢竟,老百姓早就對層出不窮的各種隨禮苦不堪言了。2018-07-18 08:21:2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