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題為“湖南貧困縣學生把營養餐牛奶倒水溝”的視頻引發巨大爭議。涉事學校稱,“倒奶”是因為害怕已開包裝的牛奶變質,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目前當地也已作出回應,責令相關企業和部門進行整改。
視頻的畫面頗具衝擊力,乍一看,很容易讓人産生一種“好心被浪費”的強烈不適感。但隨著真相浮出水面,大家發現原來並非孩子“不識好歹”,而是因為冬天牛奶太涼,實在喝不完,包裝打開了又不能帶回家去,便只能倒掉。這讓人不由得追問:溫熱一杯營養餐的牛奶究竟有多難?
既是愛心餐,便不能冷冰冰。將牛奶溫熱並非難事,也不需要多大成本,何至于要放到過期以至倒掉?將責任歸結為不可控的天氣,本質上就是推卸責任,反倒暴露了某些人對愛心餐的忽視。在他們看來,似乎只要發放了面包牛奶,且定時定量,就算完成了任務。至于孩子有沒有吃上,涼了還是熱了壓根兒無心去管。盡管表面上看,這種做法遠不如此前曝光的“發霉變味”“克扣縮水”惡劣,但本質上都是對愛心餐供應的不負責任。
愛心餐,呈現的是餐,付出的是心。自2011年起,我國就啟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60多億元的專項資金,為680個國家試點縣的所有孩子提供膳食補助。這麼大手筆,初衷就是為了改善幾千萬農村貧困地區孩子的營養,讓他們能和所有同齡人一樣吃得更好更健康。這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暖心工程,顯然不能簡單等同于一個面包、一袋牛奶。
好事辦好當然不易。就做好營養餐本身來説也是眾口難調。全國各地飲食習慣不同,孩子們不愛喝牛奶怎麼辦,改成熱餐增加的人力成本怎麼攤,或者沒有資質開食堂又如何?倘若只盯著那標準化的“餐”,而丟掉了關照孩子的“心”,只關注“給了沒有”,而不管“吃得如何”,只怕也只能讓人覺得“冷冰冰”。
正因如此,我們才説營養餐是“責任餐”,也是“良心餐”,才更呼喚每一位經手人都拿出愛心和熱情,讓營養保質保量地送到孩子們嘴裏。“少年強則中國強”,讓孩子們擁有更強健的體魄,他們才有底氣去打拼更好的未來。(湯華臻)
-
莫把“牛奶倒水溝”不當回事
節約是一種習慣,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節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讓節約習慣伴隨一生。2018-12-20 16:34:25
-
別以施與者心態看待貧困縣學生倒牛奶
我們更應該保持一種寬容的心態,畢竟相比倒掉的牛奶,喝掉的牛奶更多,許多孩子從中受益無窮。希望營養餐計劃越辦越好,但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和理解那些不完美,或許也是一種美德。2018-12-19 09:32:38
-
“營養餐倒水溝”是學校責任缺失
要對在學生營養餐上打主意及怠于落實營養餐計劃的相關部門與責任人零容忍,要對他們予以相應懲罰,要加強對營養餐落實過程的監管,要能確保膳食補助都能吃進學生肚子裏2018-12-20 09:08:57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