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當有家人是需要人長期照顧的失能、半失能或智殘病人,瑣碎、繁重而枯燥的照護工作往往給家屬帶來很大的壓力。在我們身邊,這樣的長期病患照顧者不在少數,如何為他們減壓成為社會關注的新議題。最近,廣州一些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探索開展到府式“喘息服務”,為家屬提供短時間的代為照顧病患的服務,讓他們可以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達到減壓和調節身心的作用。
目前“喘息服務”被照顧者多數為半失能、失能和殘障人群,主要為高齡獨居、孤寡、低保低收、失獨群體免費提供,但是,政府資源有限,能夠受惠的人群尚屬少數。要讓“喘息服務”做大做強,惠及更多人。
一是擴大服務對象。除了政府購買外,不妨發揮社會力量,發動更多社會組織、公益力量、專業機構參與進來,提供數量更多也更專業化的服務,共同為有需要的家庭分擔照料之困。
二是擴大被服務對象。目前“喘息服務”主要是面向困難群體免費提供,可事實上,在高齡化、少子化疊加的人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這樣的服務。能否在政府免費提供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個性化、差別化的服務方式,讓一些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家庭,也可以通過市場購買“喘息服務”,讓更多家庭可以受益。比如,能否依托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收費托管服務?
“喘息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各種考驗,讓其健康可持續化地發展,不僅涉及少數困難家庭的基本權益保障,更是我國老齡化背景下養老服務體係建構的重要環節。這需要相關部門細致體察民情,充分掌握需求,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在市場準入、人員甄別、服務內容、服務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保障,做好規劃,盡快豐富“喘息服務”的功能,讓照護者和老人得到更好的幫助。(譚敏)
相關新聞
-
“存房養老”是否更容易推行
這兩種圍繞房子養老的模式如何更好地發展,需要根據老人的實際需要和市場的變化,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和環境。2018-10-25 09:31:22
-
年輕人養老需備500萬?90後的我沒這麼悲觀
這代年輕人能否過上更有尊嚴、更有品質的退休生活,相信隨著個人生命歷程與社會發展,會逐漸明朗。而年輕人肯努力,未來就可期。2018-10-18 08:49:05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