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在營銷上進行創新,本無可厚非。但這樣的營銷應該是有底線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費者權利,讓人明明白白消費。
近日,據媒體報道,曾被稱為各種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餐終于“消失”了。在被工商認定為虛假廣告、遭消協質疑、工信部也點名批評勒令整改後,記者獲悉,上市一年多後,重壓下三大運營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説法,改頭換面後亮相的則是“暢享套餐”等。
實際上,早在2014年,美國就有運營商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同樣採用了達量降速的模式。而國內三大運營商所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也不過是“挂羊頭賣狗肉”,超過一定流量就得限速甚至停止上網服務。
運營商宣稱“不限流量”,導致消費者對網絡流量的使用量大幅上升,而這給運營商的移動網絡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此,運營商只能對用戶採取限速,甚至停止上網服務的策略。
但運營商在推廣這個套餐時,為了吸引消費者,以“不限量”為噱頭,而“限速”等服務條款則故意“小寫”,如此一來,給消費者造成很大誤導,花了不該花的冤枉錢。如今,不限量套餐改“暢享套餐”,顯然更名實相符。
“不限量套餐”雖然取消了,但運營商各種蒙人的營銷套路依然不少。近日,湖南長沙還出現了“上網6小時欠費1萬8”的個案,雖然事情曝光後,運營商道歉,但這件事暴露出,通信消費的陷阱實在讓人防不勝防,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栽進去。
提速降費已經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盡管運營商紛紛曬出靚麗的成績單,但大部分用戶的感覺並不明顯。提速降費,消費者為何缺少獲得感?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運營商營銷套路實在太多,讓消費者一次次被忽悠,難以看到真正的實惠。
例如運營商們一再表示不會“殺熟”,但卻在暗地裏設置各種門檻,不給老用戶辦理新套餐。有的運營商會給用戶推一些“優惠套餐”,但“試用期”一結束,套餐的價格就會悄悄調高……
運營商為了爭奪用戶,在營銷手段上進行創新,本無可厚非。但這樣的營銷起碼應該是有底線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費者權利,讓人明明白白消費。如果把營銷變成了噱頭,玩各種蒙人的套路,這樣的營銷其實就是變相的欺詐,不僅為法律所不容,更會遭消費者的唾棄。
“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這是一個積極訊號,希望運營商們今後少些“套路”,多些真誠,以實實在在的優惠,讓利消費者。□于平(媒體人)
-
關閉播放量不易 告別“唯流量”更難
市場主體在網絡媒體上投放廣告,總是需要參考一定的評價標尺,如果不看播放量,也得看其他某些定量或變量。2018-09-05 08:39:23
-
“不限流量”套餐不應只是“廣告詞”
説是不限流量的套餐,實際上卻在暗中設置種種限制,運營商的心機一使,“套餐”就成了套路。2018-05-28 08:43:4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