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旅遊、購物、服務消費增量提質趨勢顯著。文化和旅遊部7日晚間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
每一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旅遊消費的井噴並不意外,但是,在每一年的黃金周旅遊高峰中,伴隨著出現的總是旅遊者的各種抱怨,交通擁堵,景點人滿為患,遊客無法舒心地享受到旅遊所帶來的身心愉悅,反而收獲了一身的疲憊。很顯然,這種旅遊熱背後的消極體驗,必然影響到我國旅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有條件的選擇出境遊,據統計在今年的“旅遊大軍”中,選擇出境遊的遊客佔比高達42%。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出境遊,固然反映了開放給中國民眾帶來的旅遊紅利,但隨之而出現的便是由旅遊所産生的購物消費更多由國外市場分享,這對國內市場來説是一種損失。至于大量懾于擁堵而選擇宅在家裏的潛在旅遊者,他們本來可以産生的消費潛能更是未能成功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動能。
消費的增長不像以前用投資來拉動經濟那樣容易,政府可以推出各種項目來吸引投資,而是需要依靠消費者的消費覺醒來發揮作用。但目前的消費市場不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短缺形態,消費者在解決了基本的溫飽需求後,對于消費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從現實情況看,市場能夠提供的優質消費産品還很有限,這導致消費者只能得到低端消費,使消費很難出現強勁增長。國慶黃金周旅遊市場的狀況就是一個證明,消費者在得不到稱心滿意的消費以後,就寧願不消費或者到境外消費。
因此,要激發消費活力,政府需要出臺更多的有針對性的政策來拉動這個市場,讓消費者能夠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求,而不是壓抑這種消費欲求。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政府出力,要大力推進帶薪休假,讓遊客在平常日子也能抽出時間旅遊。
從表面上看,很多面向消費者的優惠措施都是由企業輸送給消費者,但背後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援,否則就無法推進。比如帶薪休假呼吁了多年,除了一些國企做到了以外,大量民企根本沒有動作,致使這項制度未能全面、有效推進。其間的原因很簡單,很多民營企業本身負擔很重,在市場上艱難生存,再要求他們向員工提供帶薪休假,無疑是緣木求魚。因此,要讓這項制度真正落地,就需要政府通過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讓中小微企業“輕松”起來,在這之後再由政府要求企業給員工以帶薪休假待遇就有了現實的可操作性。同樣的道理,降低景區門票價格,取消高速公路收費,這種改革的推進更需要政府對景區和高速公路改革管理制度,需要政府財政提供更多支援。而這種改革所呈現的積極效果也不單單在促進旅遊消費,而是對整個宏觀經濟運作,尤其是對消費活躍可以起到正向的激勵作用。
旅遊只是消費市場的一個部門,它所出現的問題直觀地表現出了我國在激發消費潛力方面,政府還大有文章可做,這種文章就是政府要通過大力度的降低企業負擔來讓企業能夠有能力降低商品價格,向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國慶長假剛剛結束,央行出臺了力度很大的降準政策,將有效幫助中小微企業改善資金面上的困難。與此同時,財政部部長劉昆也發表談話表示,要全面落實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同時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真正讓企業輕裝上陣,增加居民收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退稅進度的措施,以促進企業減負保持外貿增長。可以預期,隨著這些政策的落地,企業負擔真正減輕以後,其所創造的市場紅利將最終落到消費者身上,而消費的活躍反過來又能對企業形成正向促進,保證國民經濟實現良性迴圈。(周俊生)
-
緩解“黃金周”擁堵須有長遠之策
目前,保留國慶“黃金周”應是權宜之舉,而推廣帶薪休假、建立周末、節日與帶薪休假相結合的國民休假制度是長遠之策。2018-10-08 08:50:21
-
提高休閒品質,用“分散休假”代替“黃金周”
有些人感慨,“黃金周”比工作還累。旅遊部門累,旅遊者也累。審視“黃金周”,很難找到受益的群體和部門。2018-06-08 08:52:49
-
黃金周與經濟發展是對好搭檔
剛剛過去的黃金周是一個成功的假期,不僅因為它拉動了經濟,更因為它再次展示了一個道理,發展中的問題需要通過發展來解決。2017-10-10 09:24:3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