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販子轉戰APP:黃牛變“助理” 加價數百賣專家號
新聞:在優質醫療資源較為集中的北京,每天也在上演著醫院、患者與號販子之間的博弈,北京衛生部門近年也推出“非急診全面預約”挂號改革“新政”,拉開了“PK”黃牛黨的序幕,患者可通過“京醫通”微信、自助挂號機、電話等多渠道,實名預約7天內號源。但在挂號改革“新政”之下,仍存一號難求,除了求醫者數量龐大之外,“與時俱進”的號販子也轉戰到挂號移動終端搶號,各種挂號APP平臺也隨之誕生,一邊是患者下單預約挂號,一邊是號販子接單代挂,號販子和平臺基于互聯網+炒號,平分暴利。(新聞來源:新京報)
點評:號販子哄搶號源牟利,擾亂市場秩序,加劇了患者就醫難度和就醫成本。傳統號販子遊蕩于醫院附近,容易監管清理;如今號販子轉戰網絡,技術更新了,手段更隱蔽了,更難治了。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監管必須與時俱進。相關部門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相關平臺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不給號販子留空間。
北京開往武漢高鐵現40元發霉盒飯,官方回應已下架
新聞:近日高鐵盒飯再出問題,有乘客花40元買的盒飯竟然發霉,食用後導致上吐下瀉。對此,鐵路局回應稱會立即調查整改,同批次産品也都全部下架。而究其流程,高鐵盒飯發霉或有三個可調查方向。(新聞來源:新京報)
點評:調查整改是必需的,該負責的人要負起責任,該進行的整改要整改到位,千萬不能沒了下文。更重要的是,要“舉一反三”,找準問題的根源,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監管無縫對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報告: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 超六成小學生有手機
新聞: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聯合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等單位在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共同推出《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藍皮書內容主要來自于2017年度針對全國100所中小學校和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場所進行的抽樣調查,並對青少年網絡使用、網絡認知、手機上網等焦點問題進行了分析。據《報告》披露的調查結果,目前中國未成年人擁有自己手機的人數明顯增多。從數據來看,被調查未成年人有自己手機的比例達到73.1%。其中城市未成年人“擁有自己手機”的比例達75.4%,農村達67.6%。(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評:互聯網時代,手機等電子設備成為人們生活必需品。在此背景下,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難以扭轉。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疏導,讓網絡成為兒童成長的助手和工具,服務于兒童的成長,把網絡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
延伸閱讀:
-
[及時點]不能讓執法權淪為權力尋租的工具
罰單“年票制”把管理變成了赤裸裸的收費,把執法當成了權力尋租的工具,危害甚大。2018-09-07 12:57:38
-
[及時點]如何化解騷擾詐騙電話帶來的“痛”
騷擾詐騙電話的狂轟濫炸讓人煩不勝煩,其背後潛在的信息泄露風險更令人擔憂。2018-09-05 18:26:4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