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商家的這種行為也會營造出一種特殊的“節日”氛圍,讓公眾加劇對教師的“誤會”,甚至滋生一些老師大開受禮之門的“錯覺”。
據《新京報》報道,教師節前夕,一些購物網站的不少商品都被貼上“教師節禮物”的標簽。其中,在小紅書、京東等電商平臺上,有商家將許多價值一萬多元、兩萬多元的奢侈品貼上“教師節禮物”標簽,還有商家將這一節日作為契機搞優惠活動。網友質疑,電商此舉助長送禮的不正之風。
盡管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學校和教師也一再表態“今年過節不收禮”,但囿于諸多因素,依然有家長想方設法變著花樣給老師送禮。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些購物網站給商品貼上“教師節禮物”的標簽,也是用盡心機。
或許有人會説,家長要不要送禮,心中自有主意,與貼不貼“教師節禮物”的標簽沒有多大幹係。殊不知,網上購物是很多年輕家長的生活常態,一些家長可能猶豫給老師送什麼樣的禮物,一些家長可能忽略了教師節,但一看到“教師節禮物”的標簽,自然就激活了內心的想法。而動輒成百上千乃至幾萬元的商品,極易人為拉高送禮的“檔次”,助長攀比之風。
由于極少數教師有悖師德搞“人情教育”,以及部分家長的主動或被動迎合,當下的家校關係存在一些“陰影”。退一步講,即便貼“教師節禮物”的標簽,沒有産生實質性的誘導,商家的這種行為也會營造出一種特殊的“節日”氛圍,讓公眾加劇對教師的“誤會”,甚至滋生一些老師大開受禮之門的“錯覺”。
給商品貼什麼標簽,當然是商家的自由,但遵循公序良俗也是商家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節的本意是讓全社會一起來尊師重教,不能成為商家謀利的契機。(胡欣紅)
相關新聞
-
解決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其法定權益
唯有讓教師在法律地位上真正有保障,才能讓其待遇有保障,才能讓教師有更多精力和心力做好教書育人這份工作。2018-09-10 08:53:04
-
在職教師與培訓機構間應有道防火墻
體制內的在職中小學教師必須“二選一”,如果在體制內的中小學任教,那就不能到校外兼職,而如果要到校外培訓機構任職,那就必須放棄體制內的教職。2018-08-23 08:55:13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