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航班從昆明飛往北京,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在飛機上脫掉了鞋子,蹺著二郎腿不斷地抖動。周圍都彌漫著一股臭腳丫子味,附近的人都感到難以忍受,但男子卻不以為意,跟個沒事人似的。
千姿百態的社會流動,讓人們便捷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高鐵、飛機滿足了消費者的這種需要,已經成為不少人出行的首選。“高鐵霸座男”也好,“飛機抖腳男”也罷,在一些公共空間,失范現象層出不窮甚至讓老百姓産生了“審醜疲勞症”。
在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的道德規范部分失靈而新的社會規范尚未完全確立,導致“道德蹂躪”現象層出不窮——故意將社會中的某些道德規范加以違反、嘲笑和奚落;將違反道德的言語和舉動做得故意張揚,以引人注目;對符合道德的現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與道德的勢不兩立。這一切,在“飛機抖腳男”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飛機並非私人空間,不能為所欲為;“飛機抖腳男”爽快了自己,卻給他人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傷害。角色失范和權利越位的“飛機抖腳男”,將自己的舒服建立在他人的“不舒服”之上;在與他人社會互動的過程中,缺乏分寸意識與群己界限,不願意自律與自我約束,突破底線去侵犯他人的權利與尊嚴。
在飛機從精英消費向大眾消費過渡的今天,同一個航班的旅客也具有鮮明的差異性,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財富積累與社會資本上,也體現在文明素養與文化格調上。有的人“錢袋滿當當,腦袋空蕩蕩”,物質豐盈、精神蒼白;有的人盡管在經濟上並不寬裕,卻體現出了良好的修養……這個世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旅客在公共空間的角色扮演,也是世間萬象、人生百態的一個縮影。
不論來自什麼地域、從事什麼職業、處于哪個社會階層,每個人都要學會在公共空間遵循公序良俗,都要學會和陌生人相處。公序良俗作為社會良性運作的潤滑劑和黏合劑,講究一視同仁,不能因旅客的身份差異區別對待;當這種“柔軟的力量”得不到足夠的敬畏與認同,公共空間難免會出現“一地雞毛”。
面對“飛機抖腳男”,依靠道德感召力顯然無濟于事;對于這種不太在乎“臉面”甚至公然“道德蹂躪”的失范者,只有觸動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他們才會知道疼。不妨參考下對“高鐵霸座男”在180天內“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的懲戒,對“飛機抖腳男”進行規訓與懲罰。
抖腳無原罪,卻不能不分場合、不顧對象。社會流動的加速,讓我們經常置身一個周圍都是陌生人的環境之中;如果沒有規矩與邊界,如果沒有自律與他律,公共空間就會亂作一團,最終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傷害。(楊朝清)
-
違法手段倒逼不出社會文明
建設文明社會,還是要回到法治的思路上來。2018-08-17 08:55:08
-
治理社會實踐造假要下一盤大棋
都説青年要走出象牙塔,都説青年要更加接地氣,而社會實踐是一盤大棋,既然是盤大棋,就要整個社會一起努力,學生、實踐單位、學校等多方共同助力。2018-08-16 08:49:2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