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很多人的眼中,以“快狗打車”命名,不僅是對司機師傅、消費者的不尊重,也是對企業自身價值的輕視。
據報道,近日,58到家旗下短途貨運平臺58速運有了新名稱“快狗打車”,目前官方已經要求運輸車輛統一更換車貼為“快狗打車”,平臺上的司機師傅忍不了了,紛紛到公司“討尊嚴”。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起名改名向來茲事體大。而企業改名,往往與其資本運作或經營策略調整有關,比如之前麥當勞改名“金拱門”。
此次更名也不例外,此次改名是公司高層對品牌更高發展推出的品牌升級。去年8月,58速運宣布和東南亞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合並,“快狗”這個名字沿用了GOGOVAN的中文名稱,以期實現雙方在運力資源、區域覆蓋等方面的互補。
採用英譯名稱,是很多企業的慣常套路,只要不違背相關規則,取什麼名字本是公司的自由和權利。但既然是中西字的互譯,就一定得注重兩種文化、語言間的差異,更要注重這名字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中是否得當。
而“快狗打車”這個名字,至少在司機和乘客的視野中,都難言是個可以接受的好名字。一來,司機師傅們車上貼著“快狗打車”,又要整天被客人“快狗、“快狗”地叫,換做誰恐怕心裏都不會好受,用師傅們自己的話來説:“誰還沒有自尊呢”;另外“快狗打車”這名字,若以主謂賓的結構來看的話,更是有侮辱消費者之嫌。
可以想見,在頻繁使用當中,一定會帶來不少摩擦,並引發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糾紛。因名字讓自己陷入各種瑣碎的糾紛當中,對公司的發展來説是大忌。
58速運作為OTO平臺,一面連接著服務提供者,一面連接消費者。這兩方面都是用戶,公司要發展、品牌要升級,首先應該注重的就是這兩方面的用戶體驗,而“快狗”的名字及其引發的不當聯想,顯然與“提升用戶體驗”的目標背道而馳。
名稱雖只是一個代號,但一定程度上,也承載著一個企業賴以自立的企業文化,是向消費者最直接的形象展示。
如今,名字越來越難起,因而越來越多的企業追求“出奇制勝”,甚至以“粗鄙”來博出位。像“快狗”的名字,雖説只是“GO”的音譯,但在漢語的語境下,卻天然地帶有地位低下、遭人鄙視、奴性等含義。這樣的名字或許在很多人的眼中,不僅是對司機師傅、消費者的不尊重,甚至也是對企業自身價值的輕視。
企業固然是想營造一種忠誠可信的形象,但是這種拋棄自尊、自我貶低式的“討好”一旦用力過猛,只會讓消費者徒生反感。因此,對這種裏外不討好的惡俗名字,還是慎用為好。(孟然)
-
社團走向世界,不在名字中有“世界”
含有世界字樣的社團不一定是世界知名的,但我相信,國內的民間社團能和那些銳意進取的民營企業一樣,用自己的努力走向世界。2016-08-03 08:32:4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