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新家長在自身成長中習慣和適應的育兒模式,已經OUT了。
不知不覺地,90後的新一代家長已經登上了社會的舞臺,第一批90後家長的孩子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
相比于此前的年代,90後一代有著別樣的意義。與80後、70後家長相比,90後家長出生在經濟騰飛的近30年。在他們的成長歷程中,見證了中國社會物質越來越豐富,經濟越來越發展。但是,當他們成為新一代家長後,卻發現育兒也不比以往,已經成為越來越昂貴和具有挑戰性的一件事。
對大多數90後新一代家長來説,他們要從受到父母照顧的孩子角色轉變為照顧孩子的父母角色,本身就面臨著具有挑戰性的適應過程。由于大多數90後新家長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年齡也在五六十歲光景,如果他們照顧不過來,父母基本上可以把陪護孩子成長的工作給接下來。也就是説,90後新家長基本不用自己操心照顧孩子的事情。
問題是,嬰兒期的母嬰互動是嬰兒一生安全感形成的基礎;幼兒期的行為塑造是一生行為養成的關鍵,如果90後新家長把陪護孩子成長的工作過于推諉給父輩,那麼,就可能在孩子未來的成長中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對于90後的新家長來説,他們接下來需要適應的是中國特色的教育環境,從把孩子送入幼兒園開始。現在的幼兒園,相比10年、20年前,已經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在許多城市,公立幼兒園需要搖號,而如果選擇私立幼兒園,又要支付不貲的費用。在可預期的未來,孩子上小學、上初中,對于90後新一代家長來説恐怕都不會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但是,孩子從兒童期開始,3-6歲在幼兒園的時期正好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關鍵敏感期,如果父母不能悉心陪護和引導,可能就會給未來孩子的人格和社會性發展帶來隱患。進一步地,孩子進入學齡期,9-12歲,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塑造通過學習獲得勤奮感和成就感的關鍵敏感期,如果不能因勢利導,善加利用,就可能在未來孩子的學業上操碎心。
也就是説,經濟負荷是一回事,對90後新家長來説,如何勝任父母角色又是另一回事。特別是,未來的社會與90後新家長他們成長的社會有著天壤之別。人工智能的發展,新經濟模式的崛起,都不是90後新家長們自己成長的社會環境可資比擬的,更非孩子的祖輩所能適應的。
如果説在此前,80後家長、70後家長,沿襲傳統的、習慣的育兒模式,應對孩子的成長尚沒什麼違和感,但隨著互聯網和全球化日益往縱深發展,90後新家長恐怕不能再繼續沿襲這些育兒方式。更關鍵的是,面向未來的育兒模式,不僅90後新家長沒有經驗,他們的父母也沒有經驗。
甚至可以這麼説,90後新家長在自身成長中習慣和適應的育兒模式,已經OUT了。未來,為適應轉型中的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革,而要培養出適應未來的孩子,著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90後的新家長們,準備好了嗎?□唐映紅(心理學學者)
-
“家長成績單”為何與想象的不一樣
父母也可以借此克服急功近利的焦慮感,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做孩子心目中的強者。2018-07-13 08:42:38
-
鏟除“家長暴力”需要綜合施策
家長毆打教師,不但傷害教師的心靈,而且,給孩子做反面示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也是破壞社會社會文明和諧秩序,是文明毒瘤,必須“三拳”出擊,讓其徹底消失。2018-07-11 13:18:01
-
別讓“幼升小”政策將家長推向“假離婚”
就算優質教育資源緊張,也不宜這樣將“父母子女戶籍同在一處”作為孩子上片區學校的強制性條件,産生錯誤導向。2018-07-06 08:34:2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