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地方發生居民要求移走小區內的通信基站的事件,居民擔心基站輻射影響健康,甚至可能致癌。據央廣“中國之聲”報道,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了修訂後的《江西省電信條例》,明確規定基站投入運作後應當盡快開展電磁輻射環境監測,及時公開電磁輻射環境監測資訊。
由于擔心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影響健康,不少小區的基站遭到居民抵制。《人民郵電報》報道披露,上海電信在2011年至2013年間共拆除站點116個,涉及居民抵制的有34個;上海移動100個左右基站因居民投訴被拆遷;上海聯通自2011年以來已拆遷基站432個;廣東中山基站每年被逼拆遷208個,損失超過7000萬元……
在有的地方,通信基站甚至被稱為“死亡之塔”。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真的影響健康甚至致癌嗎?我國現行國家標準是40微瓦每平方釐米,而歐洲標準限值是900微瓦每平方釐米,日本標準是1000微瓦每平方釐米,可見我國標準遠遠比國際標準嚴格。通俗地講,國內通信基站輻射還沒有家裏電視機、微波爐的輻射大。
然而,很多居民並不了解這些標準和常識,而相關知識普及和資訊公開也不到位。去年10月,環保部、工信部與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中國鐵塔,共同簽署《通信基站環境保護工作備忘錄》,強調監測電磁輻射並公開監測資訊。江西則是國內首個以立法形式要求公開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監測資訊的省份,此舉具有多種價值。
以立法形式保障公眾知情權,是化解矛盾的關鍵之舉。有一種説法是“一切恐懼源于無知”,部分居民抵制通信基站就緣于某些“無知”,而“無知”緣于相關資訊不透明。此次江西立法明確了監測並公開基站電磁輻射資訊,可讓居民了解相關知識和資訊,有望消除居民心理恐懼。可以想見,當居民對通信基站電磁輻射不再恐懼,就不會再“無條件”地反對。
以立法形式明確相關企業義務,並確保了企業利益。由于以前法規沒有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監測和公開資訊的義務,所以經營者就沒有開展相關工作,今後,監測基站電磁輻射和公開資訊就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而經營者依法履行這一義務,則能避免基站被逼拆遷,可規避經濟損失。當然,除經營者自行監測外,監管者也需要按規定進行抽查。
同時,江西此次立法也有利于保障手機用戶權益。譬如,在廣州番禺某小區,居民一邊抱怨手機信號不好,一邊反對在小區建通信基站,這既讓相關企業為難,也影響用戶通信權益。江西立法明確監測基站輻射資訊並公開,就有利于排除幹擾完善通信基站建設,無疑能提高通信服務品質,可避免或者減少手機信號不好等問題的出現。
另外,江西立法也是為進入5G時代做準備打基礎。5G(即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時代,用戶將會享受更快更好的通信服務。據悉,我國將在2020年實現5G網絡商用,有關方面正為此積極準備。而5G網絡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通信基站建設,如果還有居民抵制通信基站,顯然不利于5G推廣。所以,江西立法有更深遠考慮。
江西在這方面的立法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其他省份也有必要把“監測公開電磁輻射”寫入地方法規,或者有關方面應當把這些內容寫入國家相關法規,這將有利于化解矛盾,帶來多種價值。據悉,廣西桂林也正在推動建設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線上監控平臺,強化電磁輻射的資訊公開,且立法推動效果可望更好。
借鑒“監測公開電磁輻射”立法的經驗,就部分居民擔心的高壓線輻射問題,是否也可以通過立法化解? (豐收)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