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需要不斷收集數據、反復協調、實時監督的沉重負擔,交給後臺的“智能大腦”去解決——信息技術的進步為城市管理帶來了深層次的變革。
對很多市民,尤其是居住于老舊小區的市民來説,下班回家找車位無疑是挺耗心神的一件事兒,簡直是場速度、運氣和技術的比拼。如今,隨著一些機關大院開放停車位“錯時共享”,這種“停車焦慮”有望得到緩解。
7月19日晚間,三裏河路上的國務院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局的共享車位正式對外開放,周邊居民只要通過手機APP就可以預訂車位,晚6點至早8點使用這些車位,每月只需300元——這是北京首次有機關單位實施夜間錯時共享停車位。到今年年底,預計將有約1萬個機關事業單位的停車位錯時共享出來。
比起制造了大量自行車“墳場”的共享單車,這種建立在盤活現有停車資源基礎上的“分時租賃”,顯然更能擔得起“共享”的名號。
其實不僅是北京,在國內很多大城市,停車難都是一大民生痛點。停車位的規劃、建設趕不上汽車保有量增長速度固然是重要原因,而停車位顯著的潮汐效應,則加劇了供需矛盾。
應對這種潮汐變化,在資源總量接近“見頂”的背景下,喚醒沉睡的資源、對停車位進行更精準的匹配幾乎是唯一的可行路徑。
可“知易行難”:如果説一些商場、企業為了增加收入尚有動力去出租夜間停車位,那麼對沒有營收壓力的機關事業單位來説,把停車位拿出來分享,無疑需要更具説服力的解決方案。畢竟,比起掙些“外快”,會不會增加管理負荷和安全隱患恐怕是一些機關單位更在意的。
如今,技術正在給這些機關大院吃下“定心丸”。
從新聞報道來看,負責具體執行的相關公司為參與車位共享的機關單位提供了一攬子技術解決方案。
從前期停車位的改造、全套軟硬件係統的安裝調試,到運行當中對車輛的智能識別、安全檢測、線上費用結算——以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精力的停車場,如今在技術的“加持”下,變得便捷,也擰上了更可靠的“安全閥”。
把需要不斷收集數據、反復協調、實時監督的沉重負擔,交給後臺的“智能大腦”去解決——信息技術的進步為城市管理帶來了深層次的變革。
而對于民眾來説,一個APP就能解決停車難題,一次繳費整月無憂,無疑讓這一便民舉措更加“觸手可及”。
當然,機關大院車位共享,最終仍然依賴于理念上的進步:破除以往封閉、獨立的機關形象,以開放的姿態去直面民眾需求。
未來,我們樂見更多理念和技術的“互動”,讓便民利民的舉措不僅“看起來很美好”,而且“用起來很方便”。(思凝)
-
共享單車破産案帶來多重警示
對待共享經濟等新生事物,可以包容但更要審慎,審慎程度應當大于包容程度,這樣不僅有利于推動共享經濟健康成長,也有利于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2018-07-13 08:35:22
-
共享世界杯帶來的美好
人們熱愛世界杯,其實是想更深刻地感受運動的激情、競爭的奔放、昂揚的鬥志,體驗“足球是圓的”帶來的一切皆可能。2018-06-26 08:36:3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