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嚴打村霸等黑惡勢力犯罪及其背後的“保護傘”
新聞:25日,最高檢發布《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意見》規定,依法嚴厲打擊虛報冒領、套取侵吞、截留私分、擠佔挪用、盜竊詐騙扶貧資金的犯罪,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貪”等“微腐敗”犯罪,以及“村霸”等黑惡勢力犯罪及其背後的“保護傘”,確保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新聞來源:新華網)
點評:“村霸”不除,百姓難安。從媒體相關報道不難發現,“村霸”背後常常晃動著“保護傘”的影子。只有揮利劍、出重拳打掉這些“保護傘”,才能讓“村霸”失去倚靠,不斷擠壓其“生存空間”。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多地企業監測數據造假,可手動修改參數
新聞: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調查人員和記者日前在河南鞏義調查時發現,鞏義市米河鎮的一家碳素廠就在排放數據上下了“功夫”。按照環保法律規定,監測儀器由第三方控制,只有第三方運維企業才能進入參數設置的界面,排污企業只擁有操作員的權限進行瀏覽,沒有密碼是無法進入管理員界面更改參數的,但在現場記者卻可以無需任何密碼可以直接進入到參數設置界面,量程、斜率等等可以影響最終排放數據的參數都可以重新設置,這為造假修改數據打開了方便之門。(新聞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點評: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惡劣之處,在于欺騙公眾,影響政府公信力,甚至誤導環境決策,危害嚴重。漠視法律法規,則更顯造假者的猖狂。對此惡劣行為,必須“零容忍”。要嚴厲處罰弄虛作假行為,對涉嫌犯罪者移交司法機關查處,依法嚴肅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責任。
“回租貸”成校園安全隱患 學生資管中心發預警
新聞:據教育部網站消息,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今日發布2018年第3號預警,稱媒體報道部分網絡借貸平臺“換穿馬甲”,將“現金貸”業務變身為“回租貸”,名為租賃,實為借貸,並將對象瞄準在校大學生,嚴重威脅到學生權益,形成校園安全隱患。提醒廣大學生務必提高警惕,理性消費,知法用法。(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評:“便宜”背後也許是個坑。鑒于網貸平臺愛“換馬甲”,大學生們更要擦亮眼,拉起多道防線。如果合法權益遭受損害,要第一時間與同學、老師和家長商量,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鼻子認字、臉吸鐵勺… “全腦靈動”補習竟然是“神功班”
新聞:近日,一名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長沙某地有人在小區的微信群裏宣傳某“學習班”,培訓內容是“全腦靈動”,費用高達3.98萬元4天,20萬元12天。媒體調查後發現,這個號稱能讓孩子“把勺子吸在臉上”、“學習課程後可預測未來結婚對象”的補習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功班”。(新聞來源:華西都市報)
點評:“望子成龍”不應成為“見班就報”的動因,報學習班還需建立在科學的引導和正確的價值觀的基礎上,這樣才不會耽誤孩子的前程。有關部門也應主動出擊,摸排核查,對類似“神功班”早日查清真實情況,違法違規的應及時查處取締。
延伸閱讀:
-
[及時點]科研“圈子主義”要不得
在科研領域,科研人員因共同致力于某項科學研究而組成的“圈子”可以有,但是科研“圈子主義”卻要不得。2018-06-22 19:29:31
-
[及時點]APP們,能不能“愉快地分手”?
本應注銷的帳號依然存在,意味著賬號綁定的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風險。2018-06-21 11:48:47
-
[及時點]“微腐敗”,你住手!
杜絕“微腐敗”,殺雞就要用牛刀,要加大打擊力度,更要從機制建設著手,建立集公開、監督、問責、分析、決策于一體的監督平臺,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2018-06-20 11:32:2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