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前,在上交所致上市公司浙江瀚葉的問詢函中,把一個不爭的事實暴露在公眾視野當中:50個網絡編輯打理上千個公眾號,每人平均近20個,若以一天正常工作8小時來算,20多分鐘就得完成一個公眾號的內容生産和推送。對此,除了感到震驚之外,相信許多人也會跟筆者一樣心生疑慮,如此速成的自媒體推送真的可靠嗎?
越來越普及的移動終端,正在改變媒體傳播的傳統格局。新媒體興起以來,人們對公共事件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早已今非昔比。他們通過網絡平臺交流資訊和分享互動,試圖構建一種新媒體時代話語表達的開放空間與批評的多種可能性。
身處網絡自媒體時代的當代人,“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通訊社”;換言之,“人即終端”讓越來越多的人表達更自由、更多樣化,但這並不意味著事事可任性。個體表達同樣需要講求章法,“從心所欲,不逾矩”。在眾聲喧嘩的互聯網語境下,更需要自媒體人強化個人自律和底線思維,對一些具有較大粉絲量與影響力的自媒體大號而言更應如此。若是只片面追求點擊量,過于粗制濫造而不注重自身內容生産與推送的品質,從長遠看,無疑是自掘墳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新媒體想要獲得更好發展,就必須倡導行業誠信與自律,形成一定的行業規范,不斷進行自我審視與自我規范,這樣做不僅不會束縛自身手腳,反而會帶來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成效。當今社會,新媒體語境中的任何“發聲筒”想要得到公眾的認可、促進自身繁榮,必須以真誠的行業態度對待公眾,並以此贏得公眾的信任。在當下這樣一個生活面極易被“話語消費”的時代,新媒體需要倡導誠信為本,以此營造風清氣正的新媒體運營生態。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當前一些網絡評論為了博大眾眼球和輿論關注度,或運用標題黨式的消息推送,或借用惡俗粗劣的文字表達,長期遊走在低俗而拙劣的邊緣;有些自媒體公號無底線地蹭熱點,斷章取義,不僅侵害了公眾的合法權益,更貶低了自媒體的公信力。
新媒體發展到今天,已不是什麼新生事物,更不是法外之地,應用程式、公眾賬號、網絡直播等各類新媒體均被納入統一管理范疇,在這些平臺上提供的互聯網資訊服務將會受到明確監管。作為以傳播資訊為根本使命的各類媒體,無論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仍需倡導行業自律與時刻銘記于心的底線思維。如果底線意識缺乏,罔顧事實真相,大肆拼接、邏輯混亂、資訊失實的內容生産和推送來誤導公眾,造成不明內情的網友以訛傳訛,那麼,也將承擔相應的代價。(作者:張凡,係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
新華網評:自媒體“蹭”熱點不能喪失良知
“二更食堂”關停,給新媒體行業敲響警鐘,粉絲越多、傳播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重。優質內容才是制勝法寶,無視良知、靠噱頭吸粉不是緩兵之策,更不是長遠之計。2018-05-15 14:42:44
-
自媒體時代應多點等待真相的耐心
現實是復雜的,網絡世界同樣是,正義永遠不會是簡單的“誰下跪誰有理”。2017-08-01 08:41:54
-
自媒體炮制“涉黃名單”,法律不可旁觀
涉黃名單”的最大特點是為了蹭熱點而踩踏法律紅線,公然造一些人的謠,侵犯其名譽,切他人的肉為自己盤中餐。一些自媒體無序發展,無節操行銷,以侵害他人權益、破壞社會道德法律為代價,並非一例,已成亂象。2016-12-29 08:13:1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