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廣東摧毀“雲聯惠”特大網絡傳銷團夥,黃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網。這一特大網絡傳銷案迷惑大眾的主要伎倆是所謂的消費返利、防病養老。
近年來各種網絡傳銷案件久治不絕,拉人頭、交納會費、積分返利等,花樣百出,模式不盡相同,但“防病養老”卻是傳銷組織最慣用的幾種幌子之一。此前,上海就曾出現以“消費養老”為幌子的家帝豪6萬人傳銷大案,山東、山西等多個省市也破獲過多起以“投資養老”“消費養老”為幌子的傳銷案件。每一次類似案件被破獲後,有關部門都會發出“警惕養老傳銷騙局”的提醒。但過不了多久,往往又會有新的傳銷組織以“防病養老”的名義出現,繼續坑蒙拐騙。網絡傳銷的頑固性,由此可見一斑。
這一方面提醒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網絡防控技術上實現更大突破,以更有效的監管和更精準的打擊,杜絕特大網絡傳銷案件的發生。傳統的傳銷伎倆“傍上”了開放的互聯網,致使傳銷變得更隱蔽、分散、復雜。但這也給及時發現和迅速偵破此類案件提供了可能——順著互聯網這根藤,摸到傳銷組織這個瓜。目前,相關部門在這方面已有不少積極實踐,但其中依然有很大改進空間。目前,一個顯著的不足就是幹預和打擊的滯後。
網絡傳銷騙取財物、坑害家庭、危害社會,但囿于幹預和打擊的滯後,很多網絡傳銷活動未能在起步階段,或者危害並不算大的階段被及時打斷。而一旦偵破往往就是牽涉幾千人、上萬人,涉及幾十億元、上百億元甚至更大金額的重大案件。這樣的案件即便徹底偵破,但危害已經造成。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周密防范、及時介入的防控機制,提高反應的靈敏度,才可能對網絡傳銷活動實現攔腰截斷,乃至撲滅于萌芽之中。
另一方面,也要切實提高社會保障水準。為什麼“防病養老”成為各類傳銷組織經年累月屢試不爽的幌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的醫療和養老保障還有進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當前,我們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已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但品質還不高。有的地方,退休職工的養老水準還很低,且與物價的漲幅不匹配。在很多農村地區,農民每個月的養老金不過一百多元乃至幾十元。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當下,以更大力度提高醫療、養老保障水準,解決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問題,任務緊迫。只有當人們對醫療和養老保障可預期、有安全感,才能杜絕一些人在這上面大做文章,斷絕防病養老騙局的市場。
網絡傳銷的治理已非一日,相關部門應該意識到,與其被動跟著它走、疲于追趕,不如從法律上、制度上、根源上堵住它的狂奔之路。(作者:李思輝,係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讓孩子遠離網絡傳銷
防患于未然是正道,除了執法部門努力外,還需要學校開展財商、情商教育,以及社會公眾回歸理性。2016-10-27 09:05:37
-
打擊網絡傳銷要用好大數據
對待網絡傳銷,有必要拿出打擊電信詐騙的態勢和力度,動員所有職能部門和互聯網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充分利用大數據思維,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剷除網絡傳銷的傳播源頭,堵住網絡傳銷的蔓延渠道,還互聯網社會一片凈土。2016-10-26 08:20:39
-
網絡“連接”非法傳銷,平臺該擔何責
? ? ? ?打著讓你賺錢的旗號,讓你發展下線,自己成為上線坐收漁利,年入百萬不是夢… …去年以來,這類帶有典型傳銷性質的詐騙手段,不斷向微信朋友圈蔓延。監管部門提醒,所謂“金融互助”平臺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的特徵,參與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傳銷更要承擔法律責任。2016-06-22 08:22:4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