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學生自制力差、躲在廁所抽煙,就要求全校學生“請假上廁所”,還限量——這樣的管理制度即便初心不錯,但未免矯枉過正了,既不人性,恐怕也沒什麼效果。
學生上課期間去廁所需要填寫請假條,還要找任課教師和值班保衛人員簽字,而且每天限量100張?近日,雲南臨滄市一中的一張課堂特殊請假條引發了網友熱議。對此,該校相關老師回應稱,這個請假條主要針對的是自制能力較差的學生,防止他們在上課期間請假外出去廁所抽煙或進行一些和學習無關的違紀行為。難道説有了“如廁假條”,學生就不會趁機去廁所抽煙?
通過報道附帶的請假條圖片我們可以得知,這張“上廁所請假條”的審批程序十分繁瑣,分別需要任課教師和值班保衛人員簽字“同意”,從提出“上廁所申請”,到“同意下來”, 恐怕有些學生的內急也早就被憋了回去。
個別學生自制力差、躲在廁所抽煙,就要求全校學生“請假上廁所”,還限量——這樣的管理制度即便初心不錯,但未免矯枉過正了,既不人性,恐怕也難有效果。
可即便是自制力差的學生,也會有內急,那這些學生請“如廁假”老師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若請假者一概批準,那這一制度豈不是多此一舉;若看人下菜碟,對個別學生不準“如廁”,是否也太苛刻了?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制定這樣的“課堂特殊請假條”,顯然缺乏基本的人文關懷和教育常識。況且,不分青紅皂白,把正常的如廁都捆綁上“陰謀論”,把所有學生都當“熊孩子”來懷疑,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必要的信任被打破,既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更會給管理帶來更多無端隔閡。除此之外,“請假如廁”對學生身體、心理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得重視。有時候人鬧起肚子,情況緊急,繁瑣的審批難免耽誤事兒。
出于品德教育的需要,學校出臺一些規定,去規范學生的行為,本無可厚非。但也要看其執行起來是否妥當。説到底,用限制如廁的辦法來禁止違紀行為,顯然是開錯了藥方。這樣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管理制度,還是早早取消了好。□郭元鵬(職員)
-
學校舉債3000萬,豈能讓學生“捐款”
破解學校從學生身上薅羊毛的現實困境,還得在增加教育資源供給、強化教育監督管理等方面突破。2018-05-09 08:57:12
-
別總是扯“國學”大旗虐待學生
類似扯大旗賺大錢的機構,實在是以“國學”的名義反“國學”,以“教育”的名義反教育。2018-05-09 08:57:12
-
學校不是賣場 少打學生主意
學生本應專注學習,為何讓他們犧牲學習時間充當企業的“目標客戶”?2018-04-25 09:08:4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