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地多家媒體及政府網站早前刊發的報道,陜西平利遊客數量為13.7萬人次,寧陜遊客21.4萬人次,兩縣合計35.1萬人次的遊客提供了22.19億元旅遊收入。有網友對上述兩縣的五一旅遊收入數據提出質疑。針對此事,寧陜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寧陜宣傳5月7日通報稱,寧陜縣“旅遊收入13.99億元”係筆誤,應為“1.399億元”。而平利縣相關報道經最新修改後,原來的“8.2億元”也變為了“0.82億元”。
統計數據偶爾出現筆誤,這倒是不難理解,但這事的蹊蹺在于,兩個縣的旅遊收入數據同時出現筆誤,並且都是把小數點前移一位,讓旅遊收入擴大了9倍。如此驚人一致的“巧合”,其背後的真相到底如何,想不讓人質疑都難。
按理説,如果確係筆誤,這種由當地多家媒體和政府網站刊發的數據,應該早就能被發現。畢竟旅遊收入擴大9倍,與往年的情況相比,絕對是一個很不尋常的數據,沒有理由不引起注意。更何況,兩個縣同時犯同樣的錯誤,這種幾率確實太小。很明顯,目前的筆誤之説,並未起到釋疑的作用,當地應當繼續深入調查,給出一個更具體、更具説服力的解釋。
在旅遊産業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旅遊收入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政績,也是對外營銷、宣傳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展示指標。客觀地説,至少地方部門對數據“做手腳”的動力是存在的,但要揭示這種造假卻並不容易。譬如説這次的數據之所以引發質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筆誤”得太離譜,以至于兩個縣的旅遊收入比當地全市的旅遊收入還高。換言之,如果不是前移了小數點,陡然將數據擴大了9倍,而是稍微改下數字,“筆誤”很可能就不會被發現。
其實,從更大范圍來看,坊間針對各地旅遊收入和旅遊人數統計的疑問,一直都存在。一方面,囿于統計口徑的差異,一些地方的旅遊收入引發疑問,這並不奇怪;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確實是故意造假,制造旅遊市場“虛假繁榮”的局面。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相較于其他官方數據,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的統計,隨意性和口徑差異較大,也在客觀上增加了造假的可能性。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金早曾表示,旅遊要發展,統計要革命,目前許多研究機構、智庫、旅遊企業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發布旅遊相關數據,但由于統計口徑、選取樣本的不同,有時不同主體發布的數據會出現“打架”的現象,社會大眾難免莫衷一是,無所適從。他要求相關主體發布數據時,應同時公布指標體係,即數據是如何採集、測算的。這番話雖然主要是對研究機構、旅遊企業講的,但對于地方政府、旅遊部門而言,也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就個案而言,平利和寧陜兩縣的旅遊收入數據,到底是筆誤還是造假,甚至旅遊人數也是否同樣有“筆誤”,當地相關方面需要給出更具信服力的調查,不能只是拿“筆誤”説事,把小數點移回去了事。而就整個旅遊收入和旅遊人數的統計來看,還需要從地方政府到旅遊部門更加重視數據統計的真實性,並且盡快統一、規范相關統計口徑,既壓縮旅遊統計數據注水造假的可能性,也讓整個旅遊發展情況的評估更為科學、準確。總之,在全面強調統計嚴肅性的今天,決不能讓旅遊領域成為統計造假的“軟柿子”和重災區。(朱昌俊)
-
凈化旅遊環境就該下狠手
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永遠在路上”。對旅遊市場中出現的不法現象下狠手,需要持續用好最嚴厲的措施,堅持走好創新步伐,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健全遊客投訴處理機制。2018-04-18 08:51:55
-
“旅遊+”助力春節遊
不是熱衷“到此一遊”,而是更注重出遊的舒適性和趣味性,春節旅遊的切片,折射人們對旅遊供給側改革更高的期待2018-02-22 08:32:3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