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中國第一塊超薄高鋁蓋板玻璃在安徽蚌埠成功下線。這款由蚌埠玻璃設計院自主研發、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産權的超薄玻璃,成功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投産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6億元,可以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觸控一體機等設備。
雖然看起來是個“小突破”“小創新”,卻格外讓業界興奮。中國玻璃産量早已穩居世界第一,但絕大多數都是建築玻璃,高檔電子玻璃一直是産業短板。在此之前,超薄玻璃的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國內價值上百億的市場完全依賴進口,如今我們終于有了可以與之分庭抗禮的技術。
回顧這些年我們發展創新的歷程,從C919大飛機到國産航母,從神威太湖之光到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如今的中國擁有許多尖端科技,在眾多領域取得了一大批被譽為“國之重器”的重大成果。這樣的進步,展現著中國的創新實力,也提升了每一名中國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其實,一些要用“放大鏡”乃至“顯微鏡”才能看見的創新,同樣有著巨大的突破意義。一個例子是圓珠筆,中國圓珠筆行業擁有超過3000家企業、20余萬從業人口、年産400多億支的巨大規模,卻難掩每年進口筆尖的尷尬。直到去年,歷經多年科研攻關,太原鋼鐵集團正式對外宣布成功研發出“筆尖鋼”,才得以突破了造筆行業的瓶頸,解開了長期以來的“圓珠筆頭之問”。
不管是圓珠筆頭,還是超薄玻璃,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技術、很普通的産品,卻是不少産業發展的基礎。比如,超薄玻璃技術,可謂當今世界信息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有人認為柔性玻璃屏技術,更可能引發智能終端領域的顛覆性變革。而我們雖然有了筆尖鋼,但剃須刀片鋼、軸承鋼、面板鋼等,卻還亟待突破。其實,很多重大的科技突破,也是從這樣的“小創新”中積累而來。如高鐵、大飛機等重大項目,從機身材料、擋風玻璃、發動機到操作係統、布局設計等等,莫不需要各個領域的協同攻關。事實證明,科技創新無處不在,每一個領域都可以綻放華彩。
更需要致敬的,是這些技術背後持之以恒、默默無聞的人們。正是他們在一個個不被人注意的行業領域中的辛勤勞動,在一項項看似尋常的小物件上付出的畢生精力,才得以打開中國自主創新的更多圖景,在國際競爭中爭取更多主動。正如超薄玻璃項目,從2016年元旦建廠到2017年5月調試生産,離不開數十名技術專家兩年多裏日日夜夜的攻堅克難,這一項目負責人説,“不再讓中國企業和中國産品看別人臉色行事,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科技創新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比拼的是速度,也是耐力。從中國制造風行世界到中國創造享譽全球,我們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不放棄每一個契機、不忽視每一塊短板,就能用點滴進步匯聚成強大力量,推動偉大事業的前行。(徐靖 作者為《人民日報》安徽分社記者)
-
新華網評:打造高端創新的雄安高地
高端創新將是這個高地最顯著特點,也是雄安新區的魅力所在。據報道,目前已有100多家高端高新企業落戶雄安,創新資源正向新區加速聚集。一幅絢麗璀璨的雄安畫卷正在燕趙大地鋪展開來。2018-04-22 14:25:40
-
[兩會“三步曲”]鼓勵科技創新落實很重要
讓科研人員盡快拿到“政策紅包”,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2018-03-11 14:44:0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