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在無法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的情況下,“經過用戶同意的共用”實質上就是個偽命題。
針對央視《經濟半小時》披露的WiFi萬能鑰匙存在安全風險一事,工信部官網4月2日發布通報表示,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已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展開調查,並在核查的基礎上,依據《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WiFi萬能鑰匙被稱為“蹭網神器”,開發者在媒體曝光其安全風險後所做的回應仍在回避“蹭網”和“破解密碼”事實,而是將其定義為“通過WiFi熱點資源共用的方式,讓用戶便捷連接,安全上網。”
WiFi萬能鑰匙的問題在于:首先,獲取資訊合法,並不等于共用的資訊得到安全保護乃至不會被非法利用。這並非苛責!如果明知道共用出去的資訊會被泄露,存在安全隱患,共用的必要性就應該重新審視。
其次,有不少用戶反映,WiFi萬能鑰匙在連接上一般都是默認“同意共用WiFi”,而萬能共用這一模式,本就是建立在必須大多數人共用的基礎上,否則就無法最大限度實現産品的“服務”功能。因此,所謂“經過用戶同意”實質上是個偽命題。
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它直接突破或者説有能力輕松突破家庭、機構的WiFi網絡密碼設置,從而徹底削弱和架空密碼的風險屏障作用。換言之,共用與泄露,可能在同時發生。
開發者自身或許未必不清楚自己“有風險”的一面。企業越大,責任越大,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不能因為其已成一定規模就對其存在的安全風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蹭網神器”的安全邊界到底在哪,法律上該如何界定這種密碼“分享”功能的互聯網産品,希望相關監管機構盡快厘清,劃定紅線。□任然(媒體人)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