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教學達到品質底線要求的基礎上,大學要進一步辦出特色,需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大學應當有權自主設置課程,大幅擴大選修課比例,給學生自主選科、選課、選師的權利,加強對學生的過程評價和品質監控。
教育部日前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品質國家標準》(簡稱“國標”),這是我國發布的第一個高等教育教學品質國家標準。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認為,此舉與全世界重視人才培養品質的發展潮流相一致,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高等教育品質標準體係,具有重要的標誌性意義。
制訂本科教育國標,指向十分明確,就是給各本科院校開展本科教育劃出一條品質底線,即國標不是各高校本科教育品質的最高標準,而是基本品質標準。基于此,落實國標需要進一步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如何保障各高校本科教育必須堅守品質底線;二是如何在保證基本品質基礎上,辦出學校的個性和特色。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這次頒布的國標有三大特點:既有“規矩”又有“空間”;既有“底線”又有“目標”;既有“定性”又有“定量”。這主要就是基本品質要求和學校的辦學特色問題。要堅持品質底線、不破壞教學規矩,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明確一些基本的辦學制度、規范並嚴格落實;給予學校發展空間,引導學校有更高的教學品質目標追求,則需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
保證我國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學品質,必須要有基本的標準和制度規范。近年來,我國不少本科院校都存在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的問題,一些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評價體係,引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向學術研究而不是教學。為扭轉這一現象,教育部曾明確要求,高校要建立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基本制度,改變教師評價過分重視論文的問題。然而,一些高校遲遲沒有建立和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制度,一些“學術大牛”能給本科生上一兩次課,都被當成新聞大肆炒作;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用高薪招攬人才,學校所歡迎的人才都是學術研究突出者。
這次頒布的本科教育國標,對適用專業范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品質保障體係建設都作了明確要求。為落實這些要求,必須完善問責機制,如對于沒有建立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制度的高校,必須基于對學校的具體教學情況的檢查,追究學校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針對落實本科教育國標的評估,實質是合格評估或基本辦學規范審查,如果教育部門只是進行這方面的評估,就是在履行監管職責,督促高校必須堅持基本的辦學規范。而如果超出合格范疇去評估學校的辦學,就涉嫌用行政手段幹預學校辦學。
在本科教學達到品質底線要求的基礎上,大學要進一步辦出特色,需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大學要辦出特色和個性,是不可能通過國標解決的,如果學校辦學沒有自主權,那麼執行國標的結果可能就是各大學都千校一面。這是我國本科教學存在的又一方面問題。由于高校缺乏辦學自主權,包括專業設置自主權、課程設置自主權、教育教學自主權都有限,我國不同高校的同類專業課程設置大同小異,教學方式也相差無幾。
我國高校本科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必修課比重很高,有的超過80%,學生能選的選修課太少,很多必修課教材老化,課程內容陳舊,加之教師應付教學,導致不少學生對課程教學不感興趣。建立本科教學國標,主要解決基本課程設置問題和課程基本品質問題,而要培養有個性、創新能力的人才,還需要給學校自主設置課程、教師自主開展教學開拓更大空間。比如,大學可自主設置課程,大幅擴大選修課比例,實行學分制教學,給學生自主選科、選課、選師的權利,並開展探究式教學,改革教學評價方式,加強對學生的過程評價和品質監控。
對于大學的自主辦學,在由行政部門進行評價的同時,還需要進行專業評價和社會評價。大學同時應當充分發揮教授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在教育管理和評價中的作用,通過教授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論證、決策本校開設的專業和設置的課程,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本報特約評論員)
-
大學之大,非謂有大名之謂
高校辦學水準的提升,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援。改名本身並不必然提升學校綜合實力。2018-01-23 09:40:50
-
大學教材,出錢就能當“主編”?
職稱評審標準偏差和逐利衝動,帶來大學教材的“虛假繁榮”和“學術通脹”。2017-12-11 08:35:47
-
大學考核的重點不是要不要“劃重點”
提高本科教育品質,必須強調過程管理、過程評價,保障每一門課的品質,最終做到人才培養的“嚴出”。2017-12-01 09:42:08

-
這8大措施,讓辦理出入境簽證更便利!
2018-01-31 10:23:39
-
北大生與父母決裂,“殘廢的皇族”誰之過
2018-01-31 10:23:39
-
注意!這8種人正在朋友圈竊取你的資訊
2018-01-31 10:23:39
-
“超級藍月”+月全食今晚現身 2018觀天攻略
2018-01-31 10:23:39
-
每天的第一杯水 應該怎麼喝?
2018-01-31 10:23:39